省教育厅“两联一包”工作组多举措促2014年扶贫工作见实效

19.09.2014  22:10
            为全面贯彻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实现“精准扶贫 专业扶贫”,在省教育厅对口扶贫子洲县扶贫团的总体协调指导下,驻三川口镇阳湾农村工作组,扎实调研,理性分析,按照“发挥教育优势、强化资源整合、注重技能培养”的工作方针,出实招,见实效,稳步推进2014年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驻村工作组在子洲县三川口镇阳湾村工作期间,通过走访贫困户,与村两委会召开专题会议等形式,结合“建档立卡”工作,认真梳理阳湾村49户,159个贫困人口的贫困原因,将这些贫困户划分为“发展”和“维持”两种类型,结合教育扶贫的优势和自身专业特点,提出两种扶贫思路,一是针有发展潜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给予提供信息、技术和培训三种方式的扶持,二是对于维持型的贫困户将注重提高基本生活保障和适当救助。             驻村工作组在实际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信息不畅是形成目前农村贫困落后的基础因素之一。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陕西省电化教育馆和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的支持下,建成了“三川口镇阳湾村农村信息服务站”。服务站拥有10台电脑(由省电教馆捐赠),电脑桌椅由驻村工作队利用休息时间在子洲县城购买并自行安装成功。尽管只有一间窑洞,设备也不是最好的,但能够满足目前服务站的工作需求。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驻村工作组将着力完善服务管理制度,制定培训计划,最大限度发挥信息服务站的职能。一是及时组织党员和贫困户上网学习浏览扶贫政策、产业政策、农产品信息;二是组织贫困户网上学习和网下专家指导结合的方式学习种植养殖信息与技术,以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和市场化运作;三是为留守老人和儿童与在外务工人员的情感沟通提供服务;四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开拓就业渠道。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思路,催生阳湾村有发展潜力贫困户的内在发展能力,早日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