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汉中教育十大亮点

23.12.2014  20:38
            2014年,汉中市教育局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内提素质,外塑形象,全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扎实开展教育系统行业行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教育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出台《汉中市全面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若干规定(试行)》,有效破解了教育管理队伍、各类教育和保障体系的制度机制制约,是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在汉中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是高考“两项增幅”全省第一。 该市普通高考一本上线5730人,二本以上上线11125人,一本上线人数增幅和二本以上上线人数增幅均居全省第一;17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较2013年增加10人;14名考生被招录为飞行学员,出飞率全省第一,均创汉中市有史以来最好成绩。             三是“双高双普”创建进展顺利。 宁强、佛坪两县率先在该市创建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西乡、留坝两县通过省政府“双高双普”县评估验收、命名表彰,全市“双高双普”县累计达到4个。             四是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有力。 坚持软件硬件齐推进,建成205所标准化学校,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105%。目前,该市已有500余所学校整体达标,完成全市任务40%。创建标准化食堂和标准化宿舍各70所。争取2014-2018年“全面改薄”项目中省资金24亿元,将集中用于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             五是县城以上学校加速建设。 2012-2014年在中心城区累计投资16亿元、建成59所学校,“入学难”问题基本缓解。汉师附小联合中山街小学、西关小学组建联盟,互派校长、教师,整体提升。启动第二轮中心城区教育攻坚工程,规划2015-2017年扩容提升50所学校;2014-2017年建设县城以上城区中小学81所,实现教育供给与城市同步发展。             六是学前教育内涵提升。 投入500多万元购置教玩具,全面投用新建成幼儿园。完善落实全省首创的幼儿园17项保教流程、40条规范性要求,保教质量全面提升。出台加强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清理整治无证幼儿园24所。启动二期三年行动计划,规划2014-2016年新建56所公办幼儿园。             七是中小学教育均衡推进。 争取中省项目12亿改善办学条件,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城乡义务教育学校1000余名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初中基本实现对口招生。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全覆盖,优质资源“班班通”比率大幅提升,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互通互融,城乡共享优质资源。             八是职教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在全省首家开展移民搬迁户适龄人群免费大专学历职业教育,已招收58名移民搬迁户子女入学。创建职业教育现代农业示范县3个、实习基地20个,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全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3%以上。             九是队伍建设成绩突出。 加大教师培训和名优、骨干教师培养,全年培训校长、教师1万余人次,构建“市级教学能手-市级学科带头人-汉中名师-陕西省特级教师”梯次骨干教师队伍2000余名,1500余名教师晋升中高级职称,通过公开招聘、免费师范生签约等方式补充教师735名,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十是教育发展大局和谐稳定。 全面落实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近万名学生受益。“营养改善计划”惠及893所学校、25.7万学生,覆盖义务教育学生84.2%。全年高考、中考等考试创下连续八年考试零事故纪录。全系统没有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满意率均达100%。该市教育局获市级以上荣誉22项,被授予二等功公务员集体。(文/李超) (责任编辑:陈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