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西安76岁老艺人22年练成“镂空雕珠” 创意木雕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1.08.2019  09:21

  一块囫囵木头,先在侧面镂空雕花,再利用镂空处的空隙,在木头的内部,一层层掏出可以自由滚动的珠子。这种技术,类似于“连环套”,有“镂空雕珠”之称,考验的不仅是雕刻者的娴熟刀法,还有其对艺术的感悟和审美。

  在西安,76岁的余久长便以这种技术见长,镂空雕珠几乎出现在他的每一件作品中。“所有人都问,珠子是怎么掏出来的?”他颇为自豪,“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22年练成“镂空雕珠”技术

  从艺之前,余久长曾是西安昆仑机械厂的工人。家中唯一能和艺术沾点边的,是他的父亲。余父是一名木匠,这让余久长从小便对木头有了感情,也学会了辨认木头。

  

  余久长钻研22年,练成“镂空雕珠”技术

  1997年,余久长退休,他重拾幼时的爱好,自学木雕。这是一个门槛很高的工艺,没有一定的功夫,不可能游刃于木头之上。没有老师、没有教材、没有可借鉴经验,全部凭借的是他对于传统艺术的一腔热情。

  木雕是做减法。刀凿之间,木屑沉下,创意再现,木头因此被赋予新的生命。在学艺的前半年,手被刻刀划伤是经常的事,为了熟悉刀法,掌握力度,余久长每天投入10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觉”,一门心思雕琢他的木头。

  “雕刻木头,也是雕刻人生,”余久长年轻时是个急性子,20多年的木雕生涯,脾气秉性被打磨得越来越平和,“连烟都戒掉了。

  在余久长看来,一块木头精雕细刻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让木头“”起来,拥有一种层次的、流动的美感,他想到了在木头内部“雕珠”,“珠子在动,你能听到声响,美感和趣味兼备。

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