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12月“陕西好人榜”发布 本期共23人上榜

16.02.2022  11:21

  2022年2月15日,陕西省委文明办发布2021年11-12月“陕西好人榜”。经过逐级推荐、网络点赞和专家评审,本期共有23人上榜。们中,有在工作之余带领志愿者先后寻找到走失人员800余名的警官曹金生,有累计献血48次献血量达1.72万毫升的检务督察胡建设,有勇救落水儿童的职教中心学生高获怡,有多次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的的哥吕西平,有为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卫星副总设计师张立新,有10多年来为100多位老人义务理发的田二女,有默默照顾患病婆婆十几年的儿媳高彩梅……他们是三秦大地最鲜活的价值观!

  助人为乐好人

  曹金生,男,1970年9月生,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政工科一级警长。“寻人就找曹警官!”这是受助群众送给他的真挚赞语。8年来,曹金生在工作之余带领志愿者先后寻找到走失人员800余名,让800多个家庭获得团圆,被新闻媒体称为“西安寻人一哥”。在省内外,家里有亲人走失,许多人都会想到求助曹金生。“曹警官寻人”已成为他服务三秦百姓的一张“名片”。曹金生还热衷扶贫帮困、捐资助学,先后发动爱心企业为镇安县捐助价值170余万元的物资,为公安基层一线捐助价值20余万元的食品、抗疫物资等。

  宁宏卓,男,1976年8月生,宝鸡市凤翔区横水一中教师。作为一名教师,他十分关心留守儿童学生,关注他们的生活所需,为他们提供常用药品及生活物资;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他将作品义卖所得全部用于扶危济困、捐资助学;作为一名公益人士,他助人为乐,拖着多病的身躯,坚持奔走在公益助学路上。2014年,宁宏卓发起成立“秦巴山爱心团队”,不定期组织书画创作义卖活动,用善款购买学习用品,资助寒门学子。如今,他的团队已发展到120余人,所有作品义卖款资助了26名家庭困难的在校学生。

  贾振杰,男,1977年10月生,陕西广恩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他热心慈善公益,情系弱势群体,助力脱贫攻坚,向社会捐款捐物价值300多万元。贾振杰出生于农村,致富后不忘回报社会,积极投身公益奉献爱心。近年来,他先后走访兴平市及周边县区贫困群众500多户,送去价值80多万元的慰问物资。投资兴建“兴平扶贫生活馆”、开设5个扶贫专柜,帮助100多名贫困群众通过再就业实现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贾振杰积极关爱贫困学生,助学捐款70多万元;尽己所能为环卫工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奉献爱心30余万元。2020年初,他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捐助物资价值20万元。2021年河南发生洪灾后,他带队赴河南省鹤壁市,送去慰问物资,配合当地开展救灾工作。

  胡志斌,男,1969年3月生,吴起县税务局一级主办。他是一名税务干部,更是一名热衷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倡导者和践行者。2014年,他组建的吴起圣地救援队成为陕北地区首个县级志愿服务组织。救援队成立以来,不间断地开展应急救援、抢险救灾、扶贫帮困等活动,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向“壹基金”捐款50万元,向全县17所中心小学的1360多名留守、孤残、特殊儿童发放了“温暖包”。2017年,子洲、绥德发生特大洪灾后,他组织17名救援队员,在两县抢险救灾7天。疫情期间,他协同公安民警登记、排查人员信息。2021年7月23日,他又组织8名救援队员,驰援河南抗洪抢险,转移被困群众1000多人,装卸运送救灾物资200多吨。

  胡建设,男,1962年7月生,洛南县人民检察院检务督察。2009年,偶然一次献血后,他得知通过献血可以帮助很多急需救治的病患,为病人带来生命的希望。从此,他毅然决定通过献血帮助更多身处危难的人。至今,胡建设已累计献血48次,其中献全血7次、血小板41次73个单位,献血量达1.72万毫升。无偿献血10多年来,他一边默默无闻地做好本职工作,一边悄无声息地一次次奔赴血站,很长时间内,就连妻子和身边同事都不知道他义务献血的事。一摞摞鲜红的献血证和一管管殷红的鲜血见证着胡建设的无私与博爱,而他认为自己做的只是一件平凡的事。

  见义勇为好人

  高获怡,男,2004年8月生,西安市鄠邑区甘河镇甘河村六组村民。2020年12月12日17时左右,甘河村一名儿童玩耍时,不慎失足落入河中。危急关头,恰巧路过的西安市鄠邑区职教中心五竹校区二年级2班学生高获怡听到呼救声,毫不犹疑地跳入刺骨的河水中,奋力将落水儿童救上岸。高获怡用自己的防寒服为获救儿童御寒,并与众人合力将其送回家中。未留姓名的高获怡并未将救人的事告诉家人和班主任。获救儿童的家人经过多方打听,辗转十几公里,给学校送来感谢信。直到那时,高获怡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才广为人知。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弘扬这种社会正能量。

  吕西平,男,1970年9月生,旬邑县兴华出租汽车客运有限公司驾驶员。吕西平从部队复员回家后,2007年筹款购买出租车维持日常生计。运营出租车以来,他保持军人本色,多次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2014年8月,发现乘客把装有1700多元、几张银行卡及身份证的钱包遗忘在车上,他多方联系失主,予以归还。2015年12月,在一个村口,因路面结冰,救护车发生侧翻,两名医护人员被甩出车外,他路过时第一时间把受伤人员送医救治。2017年3月,一辆农用三轮车在路上发生侧翻,他使出浑身力量将三轮车抬起来,救出驾驶员。吕西平先后荣获“咸阳好人”、咸阳市“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陈宝川,男,2003年10月生,镇坪县钟宝镇旧城村村民。2021年8月4日下午5时左右,回钟宝镇东风村探亲的廖女士带着孩子在河道浅滩边戏水纳凉时,套着游泳圈的孩子不小心被水流冲向河水中央,不会游泳的廖女士走进深水区想抓住孩子,却没有看到水中的石坎,重心不稳、跌入水中。危急之时,正在河道下游休息的陈宝川听到呼救声,不顾自身安全,迅速起身跑到母子落水点纵身一跃,快速游到母子身边,奋力将二人拉向岸边。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他通过父亲扔下的轮胎才得以顺利上岸。危急时刻,陈宝川用双手托起了两个鲜活的生命,受到周围群众的赞扬。

  何衍健,男,1982年4月生,商南县清油河镇洋桥村村民。2020年8月5日下午18时,何衍健和同伴驾车来到山阳县马滩河鱼咀子河滩上,刚下车便听到有人在大喊救命,跑近后发现有两个人在水中挣扎,逐渐下沉,情况危急。何衍健毫不犹豫地跃入3米多深的浑浊河水中,奋力向落水者游去,在只能双脚踩水、单手划水的情况下,拼命地将两名已昏迷的溺水者救上岸。随后,在其他人的帮助下,两名溺水者得救。何衍健为人正直、善良大方、乐于助人。2020年9月1日,何衍健将4000元资助金送到了商南县高级中学4名家庭困难的高一新生手里,他表示将持续资助这些学生读完大学。

  诚实守信好人

  高雪林,男,1984年10月生,吴起县长征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驾驶员。2021年1月27日20时许,高雪林和平常一样,把车开到安全泊车点对座椅进行清理时,发现座椅的拐角处有一个鼓鼓的黑色钱包。他打开一看,里面有现金、银行卡、手机等物品,便迅速驾车将钱包送到城镇派出所。派出所值班民警在1月28日联系到失主梁先生。梁先生提出要给高雪林酬金,被他婉拒了。这种拾金不昧的故事在他身上还有许多,每当乘客在车上丢失手机、钱包、衣物等,他都会想方设法联系到失主,让财物完璧归赵。他多次获得乘客的称赞和公司的表彰。

  张冬明,女,1975年11月出生,平利县城关镇普济寺村村民。她原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初,丈夫因病去世,产业园管理、抚养子女、照顾年迈多病的公公及偿还丈夫生前债务,全部压在了42岁的张冬明身上。为了能将产业园经营下去,她带着刚满一岁的孩子住进山上的产业园,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学习园区管理经营技巧。3年来,她将全部精力投入产业园建设中,目前整个产业园已发展核桃种植1200亩、魔芋种植500亩,年出栏生态猪300头、肉牛100头、山羊200只,每年还带动60户群众增收,发放务工人员工资30余万元,并坚持替夫还债。

  敬业奉献好人

  张立新,男,1968年9月生,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北斗三号卫星副总设计师。他是我国北斗应用产业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负责北斗一号卫星系列用户机的研制和产业化推广。他是北斗二号卫星导航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负责分系统多项关键技术攻关及分系统的研制与工程建设,为我国北斗区域系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北斗三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和有效载荷与自主运行专题责任专家,负责23颗卫星载荷研制,攻克全部30余项关键技术,实现了部组件100%国产化和自主可控,使组批研制、密集发射和提前组网得以实现,载荷整体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对GPS的比肩超越。

  张凌云,女,1987年2月生,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槐北村党支部书记。2011年,张凌云大学毕业后回乡创建宝鸡神农养殖专业合作社。两年后,宝鸡神农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出栏商品猪突破1万头。2013年,张凌云带头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先后投资1000万余元,建成年产1万吨有机肥料的加工中心、20万立方米沼气的大型沼气池,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张凌云还把养殖场作为“能源中心”,为槐北村群众通上了沼气,对38户贫困户免费供气。几年来,她的公司和养殖基地累计安置长期就业贫困群众113人,带动全村20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带动农户增收400余万元。

  杨军红,男,1973年9月生,2014年至今任商洛市交通运输局驻商南县地坪村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努力克服自身困难,舍小家顾大家,将孩子托付给妻子独自一人照看,毅然投入到脱贫攻坚第一线。他累计为地坪村争取项目资金3326万余元,硬化通村通组水泥路20余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91盏,修建桥梁2座,对全村334户群众院落进行硬化、绿化,栽植苗木9000多株,使地坪村穷困落后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带领群众发展现代茶园300余亩、种植中药材400余亩、种植香菇50多万袋,并发展水产养殖,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贴心书记”。

  黄飞,男,1972年11月生,长安大学后勤管理处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商南县原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2018年12月至2021年7月挂职期间,他积极推动校地互动,建立帮扶机制,即1校帮1县、2个分党委帮1个镇(办)党委、1个分党委帮1个村党支部;实施“6+X”帮扶活动,通过加强阵地建设、开展技能培训、开展扶贫帮困等举措,切实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自力更生造血功能,实现组织强、产业兴、百姓富的良性发展。他为商南县建成10个共建联系点、22个共建活动室、15个培训基地和20个产业示范基地,开展乡村振兴、农民工技能和干部能力提升等培训,累计1109人次参与。

  孝老爱亲好人

  孟建花,女,1958年6月生,铜川市王益区王家河卫生院退休职工。63岁的孟建花常年伺候86岁的患病婆婆,尽心尽力任劳任怨,为婆婆看病挂号妥当安排一切。对突然查出患有急性心脏病的丈夫,她悉心照顾,用真情诠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孟建花的母亲今年92岁,患脑梗常年卧床。为了更加体贴细致地照顾母亲,她制定了膳食表、活动安排表等,在孟建花的悉心照顾下,卧床的母亲没生过一次褥疮,肌肉没有萎缩,身上清清爽爽,房间干净整洁没有异味。她对亲人们不离不弃,用真情谱写出一曲爱的赞歌。她的家庭在2021年被王益区妇联授予“最美家庭”称号。

  高彩梅,女,1966年9月生,延川县延水关镇东村村民。1983年12月高彩梅与丈夫贺思尚结婚后,就一直和婆婆居住在一个院子。2010年初,婆婆记忆力衰退严重,之后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随之出现生活秩序紊乱,每每会在半夜三更外出。如果将院落大门紧锁,老人家就会敲打他们的门窗,使得高彩梅夫妇无法得到正常休息。但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仍然在默默进行中,她照顾老人吃穿住行、清理大小便是常有的事情。这样的坚守一晃就是十几年。这位农家妇女身上,彰显了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田二女,女,1964年9月生,神木市大保当镇小草湾村村民。田二女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的家庭并不富裕,丈夫患病、常年服药。像她这样的家庭本来需要社会各方帮助,但她却经常帮助那些困难的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和残疾人。从2009年开始,她先后照顾村里的20多位老人,经常为他们收拾屋子、洗衣理发、送吃送喝等,逢年过节还把米面油和对联、瓜子等年货送到他们家中。10多年来,田二女为本村和邻村的100多位老人义务理发和做好事不计其数,她用无私的爱和亲闺女般的体贴温暖着孤寡老人的晚年生活。

  自强励志好人

  王文虎,男,1982年5月生,西安市灞桥区向阳坊社区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肢体二级残疾。他热衷于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去儿童村看望孤儿,为残疾人做励志演讲,为困难群众募捐。他用自己的行动,帮助和带动更多残疾人自强、自立,勇敢地走出家门、融入社会。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他立即自费购买抗疫物资,捐献给灞桥区红十字会。2021年河南水灾,他带头捐款1000元,在灞桥区广大残疾人朋友中发起募捐活动,并将募捐的1.52万元全部购买成救灾物资,连夜送到河南辉县市残联。

  杨毅,男,1974年2月生,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他虽肢体二级残疾,但身残志坚,业务技术专精,对患者高度负责,精心救治护理。他从事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狠抓科室管理,使科室从6张床位发展到40张,从仅有3名兼职康复师发展为30余名康复医师及治疗师。他坚持原则,作风硬朗,严格执行残疾等级鉴定标准,主动上门服务困难群众,足迹遍布全区11个镇(街道)和117个行政村。他重医德、讲操守,从未开具高价处方,从未收受患者及家属红包。

  吕尧,男,1994年5月生,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吕塬村村民。吕尧毕业后在正大养殖集团学习培训,在瓜坡镇南沙村养鸡场打工补贴家用。他勤奋善学,打工几年后积累了一些经验,经过多次踏勘,最终确定在吕塬村西流转土地8亩,建了两座单栋全自动标准化养鸡场。目前,养鸡场已建成,拥有蛋鸡2万余只,产蛋量稳定,每日可实现1250公斤产蛋量。鸡蛋大多销往广东和福建等地,养鸡场年收入预计可达60万元。

  马英,女,1978年5月生,靖边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干事。马英是一位户外运动爱好者,是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宣传推广大使,也是2020年度“感动榆林人物”。2018年5月16日上午,马英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成为陕西省第一位从南坡成功登顶珠峰的女性。2020年5月28日8时,马英再次从珠峰北坡成功登顶,成为珠峰重测后登顶第一人、陕西省南北坡双登珠峰第一人。

  赵玉堂,男,1972年4月生,宁强县巨亭镇石岭子村村民。自身肢体三级残疾,妻子四级残疾,家中还有一位常年患病的老人和一对尚在读书的儿女,他认为别人再帮、政策再好,要发展还是得靠自己,所以他与妻子开始养殖能繁母猪。在夫妻共同努力下,2017年就在全村率先脱贫。2019年,赵玉堂一家养殖母猪9头,光猪崽就下了100多只,地里还有天麻、白果等,日子蒸蒸日上。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