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成功举办应急预案培训及实源丢失搜寻应急演练

30.10.2015  19:32

      为深刻吸取南京放射源失控事件教训,进一步巩固去年靖边放射源失控综合应急演练成效,不断提升我省应对突发辐射环境事故应急处置能力,针对我省放射源流动性大,事故隐患多的特点,10月19日至21日,省环保厅在宝鸡眉县举办了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培训及实源丢失应急演练,全省12个市区辐射环境监管部门组队参加,西咸新区环保局派员参加观摩。

      本次活动期间,先后组织参演人员对《陕西省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陕西省环境保护厅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了集中培训和学习,组织观看并详细解读了《2014年陕西省处置重大辐射事故综合应急演练纪实片》,使大家充分了解和掌握了放射源搜寻和处置技术要领。

      本次演练采用真实放射源作演练对象。各市参演人员集中一处,没有接到考核指令者不得进入演练现场,按照抽签顺序,一组结束后另一组接通知依次入场。应急演习现场由专家将一枚Ⅳ或Ⅴ类放射源随机置于演练现场,以市为单位组成2-3人的搜源小组进行现场搜寻。各市参演人员均携带便携式χ-γ剂量率仪、表面污染仪和防护服、个人剂量报警仪等,按要求步骤进行紧张、有序的搜寻操作。考核组对参演人员搜源操作的规范性及监测报告编写情况进行了现场考核打分,并对各市搜源情况进行现场综合总评。

      此次活动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策划的创新性,不仅对应急预案和应急监测进行了培训,还拿出真实放射源对大家的操作技能进行现场培训、演练和考核,既有理论性又有实战性。二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根据政府职能转变,省上已将Ⅳ、Ⅴ类放射源的监管职能下放各地市承担,地市通过加强机构和能力建设要实现“接得住”,此次演练使用的正是Ⅳ、Ⅴ类真实放射源,不仅让大家亲眼看到了真实的放射源,而且通过实际搜寻操作演练,打消了大家对放射源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对今后妥善处置Ⅳ、Ⅴ类放射源失控事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三是具有极佳的实战性,通过实战演练不仅提高了大家处置放射源失控事件的操作技能,而且检验了仪器设备的操作特性及个人防护和辐射环境质量评估技能,使大家将所学成果成功运用于今后的工作实践。

      这次应急演练是各市辐射应急管理的一次大展示,应急能力的一次大检验,应急理念的一次大提升和大深化。不仅检验了各自的应急预案,提高了应急人员业务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促进了各市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达到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

      总结会上,省政府应急办主任白凡对此次演练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他要求所有辐射监管人员要树立风险意识,清楚自己辖区放射源的品种、危害等特性,做好风险预测和评估,细化完善应急预案。并要求各市要不断加强监管和应急队伍建设,提升理论和实践能力,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依法依规稳妥处置突发辐射事故。他强调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工作,避免贻误最佳时机将小事拖成大事。

      省环保厅核总工樊少文最后强调:各级辐射安全监管人员一要高度重视核与辐射应急管理工作,牢记核与辐射事故具有“极强的突发性、高度的社会敏感性、危害的难以消除性、极强的专业性、处置技术的极端复杂性”五个特性,自觉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二要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完善工作,要根据监管对象不同,编制符合实际要求的应急预案,并随着人员、机构等的调整及时修订完善。三要坚持做好日常演练。在日常执法检查、监测工作中要注重发挥监测和报警等仪器设备作用,熟悉仪器设备性能和操作要领,并注意做好个人辐射防护。要结合事故特点每年举办一次应急演练,以锻炼提升应急水平。四要加强应急值守,落实节假日值班制度,一旦发生事故能第一时间响应。五要不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应急监测与处置装备手段,确保发生事故后能拉得出、测得准、打得赢。

      省厅辐射处、辐射站、宣教中心、放管中心及各地市70余人参加了培训演练。

 

 

 

 

责任编辑:薛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