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互助养老院”:留守老人的幸福晚年

29.10.2014  23:01

新华网西安10月2日电(记者毛海峰)“我虽有5个儿女,却没有一个在身边,直到去年村里建了‘互助养老院’,我才重新有了一起生活、互相照顾的家人。”今年75岁的杨振彦老人对记者说。

杨振彦的家在 陕西 省延安市宝塔区麻洞川镇赵台村,这是一个坐落在黄土高原沟壑间的小山村,毗邻著名的革命遗址南泥湾。去年,这个小山村建起了延安市第一个“互助养老院”,免费提供给村里的留守老人居住。

重阳节前夕,记者来到了这个小山村。村支部书记常浩锦告诉记者,全村167户人家、535口人,常年在外打工的青壮年劳动力有300多人,加上村子 地处偏僻的山沟,没有小学,学龄儿童也都跟着打工的父母在外上学。目前,村里只有学龄前儿童和一大群留守老人,这些老人大多只能自己照顾自己,生活十分孤 独。

为了让老人们“抱团取暖”,去年延安市财政拨了一些钱,对村里废弃的小学校舍进行了改建,整理出18口窑洞,目前第一批包括杨振彦在内的29位留守老人已住进了“互助养老院”。这些老人在“互助养老院”里互相帮助烧饭、做清洁卫生,生病时互相照顾。

杨振彦告诉记者,他有一个儿子四个女儿,儿子不愿意回村、也不愿意照顾老人,以前有病的时候,只能靠嫁出去的女儿回来照料,十分不方便。现在,一群 年纪差不多的老人住在一起,除了能互相帮衬一把外,还能一起说说笑笑,日子过得十分开心。前些日子,住在城里的女儿想把他接过去住楼房,他压根不愿意去陌 生的地方,现在只想一直住在村里的“互助养老院”里,高高兴兴过好自己的晚年。

不过,我们这些留守老人对‘互助养老院’还有一个期盼,希望以后能解决留守老人看病难的问题。”今年64岁的曹庆永老人对记者说,自己有肺气肿,老伴切过一个肾,两人身体都十分不好,生病是常有的事,而村子离医院又很远,去一趟十分不容易。

村支部书记常浩锦对记者说,目前政府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去年为此专门补助1万元作为村卫生所的诊费,“互助养老院”的老人有小病可以很方便地到村卫生所就诊。同时,政府还在考虑设立公益岗位,由政府提供资金招募人员,为“互助养老院”的老人们提供服务。

延安市民政局副局长焦宏发告诉记者,近年来延安市留守老人的民生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农村留守人口中的70%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赵台村的“互助养 老院”模式将很快会在全市推开。目前,全市已申请筹建的“互助养老院”已过百家,不久之后,延安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一起“抱团取暖”,不再过冷冷清 清、孤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