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三严三实"教育:发挥典型作用 增强教育效果

14.12.2015  08:43
            《陕西日报》2015年12月14日 (记者 赵宝玉 通讯员 袁广斌 高曙光)题:延安大学 发挥典型作用 增强教育效果                  自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来,延安大学始终把“常规动作”与“自选动作”有机结合,充分运用身边的典型人、典型事,增强典型教育的针对性,推动专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该校运用典型案例开展“三严三实”教育,让全校党员和干部受到精神上的洗礼。今年9月,延安大学石油学院青年教师王丽影两岁半的女儿因患急性髓系白血病住进了医院,刚刚工作两年的王丽影面对数十万元的治疗费一筹莫展,只能把自己的困难和担忧,倾诉在个人的微信和微博中。这则消息深深打动了延安大学的党员干部,党委宣传部通过微信平台,第一时间向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发出了帮助王丽影的呼吁,校工会向全校职工发出了捐款倡议书。全校上下迅速行动,党员干部带头捐款,广大师生倾情资助,社会各界慷慨解囊。与此同时,学校还委派石油学院党委书记专程赴天津看望王丽影母女。通过这次救助募捐活动,不仅考验了延安大学师生的良知,更是对专题教育效果的检验。去年4月12日凌晨2点,起身喝水的延安大学体育学院教师车延龙,忽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他跑到阳台,看到了一起刚刚发生的车祸,便一边迅速拨打120和110报警电话,一边迅速赶往百余米外的出事地点施救。伤者被送往医院后,车延龙又打开手机上的电筒,对来往车辆进行提示,并在事后多次打电话询问伤者病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车延龙坦然地说:“天那么黑,受伤者倒在那里,要不及时救助,后果很难想象。”在随后学校组织的向车延龙学习活动中,更多的党员干部从车延龙身上学到了他乐于助人的可贵品质。
            延安大学不但善于从广大师生中培养典型,而且注重教育师生尊重典型,引导师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先进典型,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风气。延安大学化工学院学生李霞在西安唐都医院进行了干细胞捐献,当她得知自己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时,内心非常激动。她也成为延安市第二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员,她用自己的行为,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扬。她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何乐而不为?”学校通过这一先进事迹,对全校学生党员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学习实践和研讨培训,加快了青年党员的成长。   (信息采集: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