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以创新驱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3.08.2015  00:57
            近年来,延安大学始终把提升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在人才、学科、科研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通过汇聚合力、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增强。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夯实创新保障。 学校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多年来,该校坚持一手抓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手抓创新型人才培养,夯实创新驱动、创新发展的基石,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为75%。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2人,陕西省“三五人才”“三秦学者”、突出贡献专家13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时学校注重将创新实践活动贯穿教育教学过程,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近3年,获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近300项,学生在核心期刊、外文期刊等发表论文近200篇,在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200余项,相关指标在陕西省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
            该校具有为陕北老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人才的光荣传统。学校一直将服务陕北、为陕北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人才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陕北老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艺术、体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人才供给,基本依靠延安大学。据不完全统计,在延安市各县(区)党政领导人员中,该校毕业生担任县级领导的占到71%;在陕北的教育、医疗、电信、移动、联通、石化等企事业单位中,学校毕业生占到了67%。由此可见,该校毕业生已成为地方创新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筑牢创新基础。 该校学科齐全,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10大门类。如何发挥学科综合交叉优势,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整合,成为提高学校创新能力的关键。近年来,学校加快调整内部结构,集成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的力量,大力提高整体创新能力。 一是 依托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特色学科,搭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国家级科研平台和“陕西省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省级科研平台,在研或完成1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延安学研究》等专著40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权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建成了“中共党史资料中心”和延安文艺资料室,成为全国高教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历史”最集中最齐全的资料中心。 二是 紧密结合陕北能源化工产业、绿色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依托化学工程与技术和生态学等特色学科,搭建“陕西省化学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省级科研平台,在油气田开发、化工技术、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病虫害防治、特色食品开发等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研究,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研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重点基金项目2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5项。 三是 整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特色学科,形成了陕北胃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传染病、药物提取等研究方向,在以上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省(厅)级科研成果奖95项,省(厅)级科技奖79项。该校陕北胃癌防治研究团队,在陕北地区进行长达30多年的跟踪调查研究,提出了陕北地区防治胃癌的整体方案,为陕北地区胃癌防治作出重要贡献。该研究成果于2012年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推进政产学研结合,构建创新平台。 长期以来,该校坚持地方需求导向,充分发挥人才聚集、学科综合、成果密集的优势,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主动融入地方发展,探索适应时代要求和区域特点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             近年来,学校先后与延安市政府、榆林市政府及两市所辖25个县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重点围绕陕北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并在干部培训、文化建设、医疗卫生服务、政策规划咨询等方面提供服务,助力地方发展。同时,通过与政府的合作平台,学校与陕西省特别是陕北地区的化工、生物、医药、农业等领域的40余家骨干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设了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帮助企业研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其中,学校的陕西省红枣重点实验室在陕北的延川和佳县等枣区建立无公害枣树栽培管理示范园3.55万亩,累计获经济效益达5.4亿元,极大地推进了陕北地区红枣产业化进程。蝎与蝎毒研发科研团队,助推创建了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化科技创新企业——榆林市开源蝎与蝎毒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投资近6000万元,目前已投入运行。可以说,该校在陕北地区充分发挥了高校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引领作用。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学校正在积极争取延安市政府等有关各方支持,筹划建设大学科技园。该科技园建成后,将成为陕北技术研发、成果推广和转化基地、高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