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宝塔区经济发展逆势上扬 展现圣地新活力

16.03.2015  08:29
 

  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宝塔区经济发展却逆势上扬,展现出诸多的新活力。全区完成生产总值243.4亿元,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302.7亿元,增长15.1%;地方财政收入13.2亿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8亿元,增长15%;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8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724元,分别增长11.3%、14.5%。

  这一年,宝塔区唱响了新常态下的奋进之歌。

   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富裕宝塔激活动力

  2014年是宝塔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35个重点项目、40个招商引资项目,总计到位资金51.3亿元,宝塔区已然成为一片投资热土。

  走在宝塔区苹果产业专业村柳林镇后孔家沟,村民们家家户户喜气洋洋。“依靠苹果产业,农民脱了贫,致了富。山地苹果已经成了我们的摇钱树。”这一年,宝塔区农业产业晒出了这样一张成绩单:果品产量28.4万吨,蔬菜产量17.9万吨,鸡、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145万只、28万头、4.9万头、8.1万只,农业实现增加值12.2亿元,增长6.2%。

  不光农业,宝塔区的工业发展也成绩不俗: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5.9亿元,增长10.5%。企业数量和效益也有大幅增长,“四上”企业入库76家;新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4496户,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97.36亿元,增长17.58%。特别是第三产业,从过去的“”主沉浮逐渐转变为“”主沉浮,去年一年,该区接待游客110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69.04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3.3亿元,增长10.1%,三产结构比为5:44:51,日趋合理化。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美丽宝塔彰显魅力

  随着统筹城乡的推进,宝塔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区现代城市的活力正在释放,美丽乡村正变得愈发富饶多姿……

  走进延安市区,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青山重现苍翠。截至去年年底,宝塔区居民下山工程已完成投资4.8亿元、城区改造完成投资25亿元、新区完成投资80亿元。南洼片区居民下山工程4栋商住楼全部封顶,黄蒿洼片区居民下山安置房建至17层……2015,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美的延安城。

  美丽乡村与灾后重建携手,宝塔区9个乡镇86个村组全面进行了坡屋顶改造、院落整治。去年一年,共完成坡屋顶改造20936间、整治院落1.2万户,受益群众超过5万人。通过开展“三打击一整治一建设”活动,有力遏制了违法建设势头,城乡人居环境和对外形象显著改善。有效地城区绿化,使延安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52天,位居全省第一。

   民生改善步伐加快幸福宝塔释放活力

  宝塔区是2013年强降雨的重灾区,去年以来,宝塔区人民大力发扬延安精神,把灾后重建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与统筹城乡发展、保障房建设、避灾移民搬迁有机结合,整合项目,捆绑资金,共落实灾后住房重建补助资金和项目整合资金13.59亿元,多措并举安置受灾群众,5515户群众就地就近安置,2468户群众住进保障房和移民搬迁房,13个集中居住区安置11011户,建成面积达153万平方米,全区一半以上受灾群众入住新居。

  家住延中沟的吴先生感慨地说:“现在我们生活的非常幸福,居家能养老,看病有医保,上学有了好学校,就业社区还帮着找!”该区推行的“一联三化”社会管理模式,使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