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商事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

30.12.2015  15:58

12月29日上午,延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该市工商局副局长马立新介绍了全市商事制度改革工作推进情况及成效,该市工商局注册分局局长任万利、企业个体科科长拓小军就记者关心的问题做了解答。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华商报、三秦都市报、西部法制报、陕西网、延安日报、延安电视台等20多家媒体到会采访报道。发布会由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张福川主持。

马立新首先介绍了推行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取得的工作成效。他指出,全市各级工商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工商局部署要求,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少前置审批项目,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市场主体结构不断优化,数量大幅增加,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截止目前,全市各类市场主体累计110334户,同比增长12.96%。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5052户,同比增长24.09%。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3951户,内资企业307户,外资企业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95户,个体工商户20291户。马立新指出,推行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工商部门重点开展了七项工作,一是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二是持续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三是推进了“先照后证”登记工作,四是启动了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五是开展了企业主体“双随机”抽查工作,六是启动“双告知”监管机制,七是启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马立新强调,下一步工商部门要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推进简易注销改革,消除僵死企业,推进“证照分离”,建立准入负面清单,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强信息公示系统建设和大数据应用,强化信用约束,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完善长效监管机制,逐步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严管局面。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监管,建立完善商事主体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衔接和联动机制;从单一部门、单一地区的监管执法方式向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监管与综合执法转变,从政府包揽向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转变;将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结果与行业准入、融资信贷、税收、产品推介乃至企业负责人信用等挂钩,同时实施“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付出更大代价,以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该市工商局注册分局局长任万利、企业个体科科长拓小军就如何办理“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如何进行企业年报,“先照后证”后,工商部门如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信用监管,如何开展部门联合惩戒,工商部门加强节前市场监管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