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苹果品牌亮 果农腰包鼓

07.12.2016  06:07

11月末,当一些果农还在为卖不出苹果发愁时,果农缑拴寅却无比轻松自在——他早早就卖完了苹果,已经开始清理果园了。

缑拴寅是富县羊泉镇八合村人,这几年他的苹果产业发展得很好,羡煞邻里。6亩果园,去年产量4万斤,收入15万元;今年产量5万斤,收入16万元,成为富县近年来围绕苹果产业下大力气提质增效、提升果品品质的一个缩影。

缑拴寅说,早在16年前,他就率先将政府倡导的“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这四大技术应用在了自家果园,极大地提高了果品质量和产量。6年前,他又第一时间响应政府号召,狠下心在自己的果园里进行间伐,砍掉了园里的一半果树,每亩只留下30棵。

“间伐后,果园透光性和通风性大大加强,产量不减反增,品质也大幅度提高,直径80厘米以上的果子占到了95%。”缑拴寅说,他还在果园不断施有机肥和种草,土壤有机质得到增强,果子长得又大又好。

3年前,富县苹果的种植面积达到30多万亩。面积是上去了,效益提高的空间从哪里来?提质增效、在果品品质上下功夫成为富县15万人的共识。

富县县委、县政府选取了已经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的“农业规范”体系,从2012年开始以此为抓手开展“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全国良好农业规范示范县”的创建工作,要让卓越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成为富县果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加大果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坚持“源头整治、全程监管、安全检测、质量追溯”,建立健全了农业投入品配送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苹果质量安全。

现如今,富县是“全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创建示范县”“国家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创建的实际效果怎样,市场最有说服力。在今年经济下滑、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富县苹果再一次证明了自身的实力。

北道德乡今年遭受冰雹灾害,但因苹果个大、脆甜仍然吸引了不少客商,纪路村郑伟伟的8亩果园今年收入8万元,同村辛银河的12亩果园收入13万元。

羊泉镇东里村李振龙的15亩果园今年收入17万元。

鹿首村杨昌元的3.5亩果园连续两年收入20多万元。

……

提质增效,初显成效,富县还在路上。富县还在打造“智慧果园”和苹果树私人订制系统,通过网络视频就能监控到苹果的生长、施肥、喷药等情况。每颗苹果都有一个二维码,无论消费者在哪里,一扫就知道苹果是谁种的,施什么肥,喷什么药,谁进行的检验。

在销售上,针对今年苹果市场行情不好这一实际问题,富县大力提升苹果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先后参加了上海中食博览会、西洽会、中国苹果品牌大会、中国亚欧博览会、首届世界苹果大会、杨凌农高会等多次活动,累计签约苹果销售订单6.8万吨。其中,在呼和浩特推介会上,陕西子午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呼和浩特美通市场果品经销商、华蒙通物流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2.3万吨的富县苹果订单,金额高达2.2亿元。

与此同时,富县还打通了网络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全销售。苹果成熟的时节,无论是乡村还是县城,都堆满了苹果快件,这里的苹果被寄往全国各地,从果园到消费者家门口只需三四天。

羊泉镇咀上村的宋中景尝到了网销苹果的甜头。“网销是一根甘蔗两头甜。果子从树上摘下来直接寄给客户,比在市场上买的要新鲜;现在积攒了不少回头客,再也不怕果商压价了。”截至目前,宋中景家的9万斤苹果已经网销了3万多斤,每斤都比卖给果商的高出5角至1元钱。

据县商务局局长辛义合介绍,富县今年在网上售卖苹果的果农将近2000人,网销收入上亿元。

“苹果品质的提升,为我们打响富县苹果品牌保足了底气,果商纷至沓来,果农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形成了多赢的良好局面。”果业局局长王延林介绍,到2020年末,富县苹果总面积要达到40万亩,总产70万吨,优果率提高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