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局面

17.06.2015  11:08

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黄立勋回答记者提问。

    西部网讯(记者 贺桐) 今天(6月16日)下午,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卫生计生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黄立勋介绍了我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政策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医院在用“高射炮打麻雀

    据统计,2014年我省67.8%就诊人次和83.3%的出院人次,都集中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号难求,基层医疗机构和小医院却门可罗雀,难以维持。“现在是‘高射炮打麻雀’,十个患者中有六个不需要去大医院就诊。”黄立勋说,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对患者的虹吸作用明显。此外,各层级医疗机构分工不够明确,协调衔接不足,难以为患者提供全程系统的医疗服务,医疗资源不足和浪费并存。

    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今年下半年,分级诊疗制度要在全省全面推行,到2016年形成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分级诊疗制度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由不同级别和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并按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及时便捷的双向转诊,从而建立科学有序的诊疗秩序,确保病人得到适宜治疗。其核心政策措施可概括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价格杠杆引导市民分级诊疗

    基层首诊,就是指引导市民前往居住地或发病时所在地附近的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首诊。如何引导市民看病首选“基层首诊”?医保报销比例将成为重要的调节“杠杆”。一方面差别化设置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就诊报销比例,报销政策向基层就诊患者倾斜。另一方面规定未经转诊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的非急危重症患者,下调报销比例。利用经济杠杆,既防止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又保证群众得到有效诊治,同时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双向转诊,就是需转诊患者原则上按照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的顺序逐级转诊,急危重症患者可以越级向上转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和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应及时向下转诊。急慢分治,就是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依据自身技术能力开展医疗服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或提供超出本单位技术能力的医疗服务。上下联动,就是加快建立各级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提高服务基层能力,落实双向转诊职责,合理分流患者,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