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在建筑工地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工作成效显著〔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简报第4期〕

11.12.2014  10:59
                (总第4期)                                                                  西安市在建筑工地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工作成效显著
    编者按:创建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民工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建筑产业工人素质,保障全省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12年,国家住建部会同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和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建人〔2012〕200号)以来,我省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大力开展建筑行业农民工业余学校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建筑业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道德法律意识等综合素质,规范了企业管理,促进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为行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贡献。其中,西安市建委在创办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管理方面,思想认识到位,政府组织引导有力,资金配套政策科学合理,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推动全省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的发展起到了有力地示范带动作用。   现将其做法经验刊发,请结合实际,认真学习,不断总结,全面推广。2015年上半年,省厅将组织召开全省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现场会,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全力推动我省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创建工作。   服务建筑市场   促进人才培养
扎实做好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管理工作     近年来,西安市建委狠抓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全市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做到了应建尽建。每年30余万人次建筑业工人通过农民工业余学校接受专业技能、岗位教育、安全生产、建设普法等方面培训,为全市城乡建设、建筑业安全生产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该委相继获得“全国建设系统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第五届全国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工作先进集体”等7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把做好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管理工作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举措   西安市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从2007年的创建探索到目前的规范化管理,经历了认识再深化、工作再提升的逐步过程。针对培训认识难深化、标准难统一、师资难保障、管理难到位等问题,市建委重点从三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目光向农民工业余学校聚焦。 2007年起,按照“统一管理、统一指导、统一教学、统一教材、统一证书、统一时间”的原则,制定配套政策,在全市开展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创建。2012年国家五部委《关于深入推进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下发后,市建委联合市文明办、总工会、教育局、团市委等部门,制定了《西安市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规范业余学校申请登记、教学管理、日常检查、考评验收、注销报备等流程,召开专题会议,宣传政策文件,推进工作落实,使学校建设管理成为全市建设主管部门的共识,成为政府和企业管理农民工的新平台、培训农民工的主阵地。    二是力量向农民工业余学校汇集。 在组织领导上,成立了“西安市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管理办公室”和“西安市建筑业农民工业余学校总校”,有专人负责、有具体管理机制、有量化管理指标;在具体落实上,要求工程项目部经理担任学校校长,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负责人担任副校长,项目部委派一名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担任教学负责人;在管理机制上,实行教学质量分级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定期检查落实,形成了分工明确、逐级负责、共同落实的教学管理机制。    三是投入向农民工业余学校倾斜。 在经费方面,从城建计划中列支的专项经费从2007年50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150万元;人员配备上分成4个小组,专门负责全市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管理和培训工作;在师资保障上,从大专院校、大型企业和律师事务所聘请了10多名专业教师,服务和保障各类培训;在教材编印上,编写了《建筑工人务工常识图解》、《安全常识知多少》、《事故案例随身读》、《维权之路怎么走》、《道德礼仪伴君行》等读本,作为基本教材,免费发放到每个农民工手中。购置了6套音响和投影设备,制作了300多套宣传展板,发放了1万余顶安全帽,保障农民工业余学校教学活动。    二、上下联动,相互配合,确保全市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管理工作协调发展    (一)顶层设计,政策先导。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办、工地建校、社会参与,制定了《西安市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办校须知》、《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业余学校总校管理手册》和《建筑施工项目农民工业余学校管理手册》等,明确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施工项目部,对业余学校建设管理的职责和建校每个环节的流程,夯实了业余学校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政策基础。在实施主体上,让企业抓学校、管项目、担责任;在建校流程上,对农民工业余学校申请、登记、考评、注销以及日常培训的全过程都有具体规定;在职责要求上,明确了市级、区县部门,以及企业总校、分校的职责。明确奖惩措施,严格督促落实。    (二)分级管理,健全网络。 农民工业余学校实行四级管理:一是市本级成立由市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及市级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定期会商工作机制,相互协调,形成合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业余学校的日常工作;二是按照属地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在全市24个区县、开发区和切块管理地区设立建设教育培训站,负责辖区业余学校建设和培训工作,每季度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上报情况;三是要求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对教育培训有规划部署,二级以上资质的施工企业(含外地进驻西安企业)要常设农民工业余学校总校,发挥人力资源、工程技术和质量安全部门以及党团、工会的作用,指导项目部农民工业余学校开展活动;四是项目部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要严格落实建校标准和要求,做到应建尽建,并全面负责所属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三)创建先行,自我挖潜。 从2007年起,市建委先在城六区开展农民工业余学校创建活动,从组织机构、建校标准、办校流程、教学管理、监管机制等方面,摸索路子,积累经验。2010年以后,逐步在全市推开。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用什么,训什么”的原则以及培训前有计划、培训中有记录、培训完有考核的要求,抓好培训。截至今年11月底,市建委本级监管的符合建校条件的1970个项目部,全部建立了农民工业余学校。    三、立足实际,规范管理,增强农民工业余学校的生命力    (一)重机制,靠制度加强管理。 一是在组织管理上,每季度统计汇总各区县农民工业余学校建设管理情况,每年进行年检,要求项目注销时上交教学台帐;二是在运行管理上,把业余学校建设管理及运行情况作为企业诚信备案、施工许可证发放、文明工地评选和竣工验收备案的必备条件;三是在教学管理上,按工程进度和实际情况,从教学目的、培训内容、课时安排等方面制定培训大纲,适时检查考评。通过完善制度,建立了条块结合、纵横交错的网格化机制,实现全市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的全过程管理。    (二)重实效,靠实绩争取支持。 每年召开区县建设局和建筑企业教育培训工作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了解培训需求,使培训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对项目部确因建筑面积、工程造价、施工人数和场地限制等原因不具备建校条件的,由市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总校送教上门,代为培训。同时,要求项目部农民工业余学校在教学中,针对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和特点,采取播放影像和实操作业相结合、展板演示和现场讲解相结合等方式,使教育培训简明易懂、形象直观、贴近实际,赢得企业理解和支持。    (三)重监管,靠奖惩激发动力。 市建委规定,凡具备建校条件而未建的工程项目所在企业,建设主管部门可采取责令整改、通报批评、按不良记录记入企业诚信档案等方式督促整改。施工企业每两年有3个项目部的业余学校综合考评不合格的,按不良记录记入企业诚信档案;综合考评不合格的项目部,该项目不能参加各类评奖活动。每年开展全市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十佳示范校评选表彰活动,对获奖项目部及所在区县通报表彰并颁发奖牌,记入企业诚信档案。    四、开拓创新,主动作为,增强农民工业余学校的实际效益    (一)全面提高素质,受到了农民工欢迎。 农民工业余学校为农民工学习知识、提高技能、适应城市生活提供了便利,加速了向现代产业工人的转变。参加过业余学校学习的民工们反映,通过培训,增强了法制观念与意识,提高了技能水平和能力,提升了思想道德、文明礼仪水准,改善了社会形象。    (二)促进规范管理,盈到了企业支持。 通过业余学校的培训,农民工掌握了安全操作基本要领,提高了操作技能水平,增强了工程质量意识,有效防范了事故和违章作业,2014年全市建筑安全事故比2010年下降了65%。企业普遍反映,农民工业余学校不仅促进了施工现场管理,而且企业劳务管理、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治安管理、计划生育等都能通过这个平台得以实现,为企业创文明工地、建精品工程、树企业形象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营造和谐氛围,得到了社会肯定。 通过农民工业余学校这个平台,促进了农民工与企业、农民工之间关系的和谐。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基本消除。农民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知识、学技能、讲文明上,改善了农民工与社区居民间的关系,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民工和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城市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统一。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4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