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批多个国家级科技项目

02.12.2015  18:01
            近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批多个国家级科技项目。             ——该校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近日,由该校刘加平院士作为项目负责人牵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极端热湿气候区超低能耗建筑研究》获得批准支持,资助额度1768万元(直接费用1500万元)。该重大项目由4个课题组成,其中3个课题由该校承担,课题负责人分别为刘加平、牛荻涛教授和刘艳峰教授。
            刘加平及其团队长期致力于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域的教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工作。本次重大项目以极端热湿气候区的传统建筑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极端热湿气候区超低能耗建筑模式及科学基础、极端热湿气候区建筑热环境营造系统、极端热湿气候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等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             该项目的研究对建立适应极端热湿恶劣气候、能源资源极度匮乏的超低能耗建筑模式和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该校“城市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认定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最近发文,该校“城市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被认定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基地负责人为王晓昌教授。科技部建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旨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国际科技合作“十二五”专项规划》部署,进一步优化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布局,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深入发展“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打造技术领先、人才聚集、示范引领的国际化创新平台。             该校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长期以来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国内环境类学科中首批成为国际水协会(IWA)团体会员的学术群体。王晓昌与IWA已有20多年的合作历史,担任IWA未来城市专家委员会委员、非常规水资源专家委员会中国区主席等学术职务,并代表我国出任IWA程序委员会委员。基于王晓昌长期以来的突出贡献,2011年成为我国首批入选国际水协会会士(IWA Fellow)的3名专家之一,并于2014年入选卓越会士(IWA Distinguished Fellow,全世界共21人)。他领导的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于2012年先后获得IWA东亚区项目创新奖和全球项目创新奖。该校“城市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获准将为该校水环境学科推进国际化提供更好的科技平台。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