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山水之城 为全力打造“全运蓝”贡献力量

19.08.2021  00:22

  8月18日上午,走进位于凤城七路的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记者看到,3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优良天数、污染物浓度等各类监测数据。从空气质量到水环境质量,从污染源企业到网格化监管统计,随着实时的动态数据变化,整个西安市的污染情况就尽收眼底。

  

  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翟小雪 摄

  

  随着“十四运会”脚步临近,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内也充满了忙碌而紧张的氛围。大屏幕前,身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忙碌地监控并分析数据,遇到污染情况,他们通过指挥调度对各类系统发现的异常数据和环境问题经过“自动告警+人工筛选”形成具体任务后,将一键派发给所在辖区的网格员现场办结,“又准又好”防治大气污染。

  据介绍,目前西安市共设置1个市一级网格,20个二级网格,208个三级网格,共有1200余名专职网格员,对全市3万余个固定污染源单位进行摸排汇总,并进行全域覆盖、不间断的巡查,确保发现污染问题,能够及时处置。同时,我市烟火监控系统共设置了171个监控点位,利用30米以上高空资源加装热成像双光谱云台摄像机,对监控覆盖区域全天24小时巡航监测,能第一时间发现火情锁定目标经纬度,将火点精准推送至相关网格负责人处,并按要求在一小时内处置完毕。精密监测、重点摸排、全覆盖不间断巡查……在这里,工作人员们为守护市民的“蓝天幸福感”,着力打造清新怡人的“全运蓝”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初秋的午后,伴随着微风,漫步在渭河段“三河一山”绿道上,一边是清澈潋滟的渭河水,一边是郁郁葱葱的花卉绿植,繁华的都市在此刻被满目清新的绿色替代。沿着蜿蜒的绿道前行,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个生态与城市相串联的优美意境,这是我市实施全域治水碧水兴城暨推动“三河一山”绿道建设以来,取得的成效。记者了解到,截至7月底,我市今年开工建设的101个全域治水重点项目,已经有45个完工。随着“十四运会”进入倒计时阶段,我市也在加快推进剩余的治水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浐灞河流域雨污管网建设及再排查、再整治,全力为“十四运会”做好保障服务。 随着今年4月30日,“三河一山”绿道293公里主游径贯通、74公里核心段实现无障碍通行对市民开放以来,“三河一山”蓝田段、灞桥段、长安段、西咸新区段、高新区段、浐灞生态区段等段绿道陆续委托西安山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标志绿道工作重点由建设转入运营阶段。

  

  三河一山渭河南岸段绿道上的中渭驿站。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翟小雪 摄

  

  8月18日下午时分,一走进“三河一山”渭河南岸段绿道上的中渭驿站,身着统一服装工作人员就微笑着送来问候。驿站内,文创展示售卖、咖啡、咨询台、便利店、洗手间等区域一应俱全,雨伞、婴儿车、轮椅、老花镜、医药箱等物品陈列有序,将免费提供给市民游客使用。西安市山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品牌营销部总监张雷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对标4A级景区不断提升“三河一山”绿道的管理和服务,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工作人员们每天会对绿道驿站进行四次的消杀,严格做好对进入驿站游客的扫码、测温防疫工作。同时,西安山河有限公司也在跟进剩余驿站的建设情况,加强人员培训,力争在“十四运会”期间让市民、游客在“三河一山”绿道上更好感受西安生态建设的成效。

  

  蓝天白云下的古城西安呈现出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翟小雪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路向南,秦岭独特的自然风光也成为市民深入体验绿色生态的好去处。而在鄠邑区秦岭保护总站智慧管控中心,工作人员们正通过屏幕,监控着进山游客信息、车辆信息、道路实时情况等,一旦发现违规乱挖植物、危险涉水等情况,可以实时在监控室喊话提醒,或派附近巡查人员及时制止。这是西安市以“数字秦岭”项目建设为牵引,构建“人防、技防、物防、联防”四防联动的“空天地”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的具体成效,实现了秦岭区域全覆盖、全天候、立体化管控,保障了生态破坏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置。随着“十四运会”的脚步临近,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们也将坚持站位再提高、工作再精细、思想再发动、管控再严密、责任再落实,全力守护着秦岭的山青、水绿、天蓝,为西安的“全运蓝”贡献力量。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南江远

编辑: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