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利:培育旱地小麦“希望之种”
2022年5月28日,张养利在田间测量“渭麦9号”小麦株高。受访者供图
冬闲时节,53岁的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粮食作物研究室主任张养利却十分忙碌。最近几天,他正带领团队成员认真修改“渭麦9号”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们只有在种业领域拥有更多更好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牢牢把握农业发展主动权。不断选育旱地小麦优良品种,为‘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贡献力量,是我作为育种人的毕生追求。” 1月9日,张养利告诉记者。
1995年,从西北农业大学(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的张养利被分配到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现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事小麦育种工作,研究方向是旱地小麦。渭南农科院科研基地建在蒲城县孙镇甘北村,名为孙镇试验站,是全国研究旱地小麦最佳区域之一。28年时间里,张养利坚守在这里从事农业科学研究。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在考种室里,我们用尺子量株高、穗长,用秤称小麦产量,用自制的‘布鞋底搓麦器’搓捻麦穗,通过眼观、牙咬等方式确定品质好的种子。”张养利回忆说,那时他经常牵着骡子来到试验田,跟着农民耙地、耱地、划线、割排、开沟、溜种,这是新品系鉴定和小区比较试验的耕种方式。
2000年,随着设施农业的推广,单位科研人员纷纷转岗,7个人的小麦研究团队只剩下张养利和他的助手曹三潮,试验田也从50亩锐减到12亩,加上遇到干旱绝收,小麦种质资源仅剩200多份,这对初任小麦研究课题组组长的张养利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为了征集种质资源,张养利将目光投向全国各地小麦研究部门,通过写信征集到10多份。他又和同学联系征集到300多份,但大多数是水地小麦材料,能用的少之又少。
经过科学、精心管理,2003年夏天,试验田小麦喜获丰收。秋播时,张养利选用90多份亲本配成400多个组合,启动新一轮研究计划。没有科研经费,没有试验设备,就凭着一股“牛劲儿”,张养利咬着牙艰难向前。
2011年,试验田出现了兼具抗旱、丰产特性的小麦品系,经过两年的鉴定品比试验,该小麦品系性状稳定,张养利为其起名“渭麦9号”。经过再三对比、论证后,2015年秋,张养利带着“渭麦9号”参加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21年6月9日,“渭麦9号”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成为渭南市粮食生产30年来最高科技成果。
2021年6月10日,“渭麦9号”测产结果为亩均产量421.2公斤,创渭北旱塬小麦产量新高;2022年6月3日,“渭麦9号”测产结果为亩均产量601.6公斤,创全国旱薄地小麦产量新高。目前,“渭麦9号”已在渭北旱地及省外示范推广10万余亩;核心示范区配套“一优二改双控”绿色高质高效技术,亩均产量421公斤、增产15%、节本增效180余元。
浇灌着汗水的麦田,孕育着丰收的希望。2022年,“渭麦”系列有7个品系参加省级品种审定试验,2个品系参加国家级品种审定试验。“目前,我们的小麦种质资源已丰富到1700余份,试验田规模扩大到120余亩,育种团队也从2人增加到11人。”张养利说,“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为群众增收、粮食安全献策出力,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稳产保供提供更多科技力量。”(记者穆骋)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