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法院:强力推进民生案件审执 彰显司法为民利民亲民

23.12.2015  12:07
        陕西法院网讯    涉民生案件关乎涉案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大局。2015年以来,旬邑法院立足审判执行工作,高度重视涉民生案件,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重,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加大审判执行力度,最大限度的满足群众司法需求,最大限度的保护涉民生案件群众的合法权益,充分彰显了司法为民、利民、亲民,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

        建立涉民生案件快速立案“绿色通道”,彻底解决立案难的问题。一是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诉讼服务功能设置,建立涉民生案件专案窗口,对涉及扶养费、赡养费、追索劳动报酬、农民工工资、交通肇事赔偿等民生案件做到一次性解答清楚、一次性办理立案流程、一次性排期审理,决不让涉案群众跑冤枉路、决不让涉案群众受到冷漠,为群众提供一流的诉讼服务。二是创新立案举措,方便群众诉讼。充分发挥信息化应用水平,开通诉讼服务中心微信平台,建立网上立案、网上咨询、网上查询等微信诉讼服务功能,最大限度满足新常态下人民群众对司法的需求,坚持巡回立案、电话预约立案、上门立案,针对老年人案件、残疾人案件、未成年人案件,法律咨询上门、立案进户、涉诉调解进村,最大限度的方便群众诉讼。三是加大司法援助力度,让经济困难的涉案群众打得起官司。对因经济困难的涉民生案件当事人,积极协调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及时办理司法援助工作,同时启动诉讼费减、缓、免司法程序,让涉案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关爱和温暖,让涉案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为民、利民、亲民。

        加快涉民生案件的审判力度,依法及时保障涉诉群众合法权益。一是加强调解工作,依法及时保障诉权,始终把调解工作作为处理涉民生案件的重中之重,坚持诉前调解、立案调解、庭审调解、庭后调解,采取换位思考、亲情感化、社会参与、座谈评议等多种调解方法,使大量涉民生案件得到调解处理,并及时予以清偿兑现,最大、最快保障了涉诉群众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涉民生案件调解率达到82%以上,自动履行率达到71%以上。二是扩大简易适用,不断提升审判质效。坚持“维护稳定”的审理思路,认真贯彻新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法律精神,大胆适用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等制度,依法妥善处理涉民生的案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简易程序适用率达到80%以上。三是加大巡回办案,方便群众诉讼。针对涉民生公开开庭审理案件,坚持进社区、进企业、进厂矿、进农村,既方便了群众诉讼,又宣传了法治,更扩大了普法。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涉民生案件812件,审结812件,结案率100%。

        加大涉民生案件的执行力度,全力破解“执行难”问题。一是强力推进“执行春风行动”、“涉民生案件执行专项”活动,对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限制招投标、限制融资贷款,并向社会、媒体依法曝光被执行人“黑名单”,使其丧失社会信用、发展机遇,迫使其履行法定义务。二是建立公、检、法、司等部门联动执行工作机制,由公安机关对“老赖”进行网上追逃、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对构成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罪的“老赖”依法提起公诉,追究其刑事责任,依法捍卫司法权威。三是积极争取执行司法救济资金,对确需救济的涉民生案件群众进行救济,切实解决特困涉案群众的生活。今年以来,共受理涉民生执行案件235件,执结230件,争取司法救济金15万元,实施司法救济18案19人(次)。

        拓展涉民生为民服务新机制,树立良好司法形象。深入开展“党员一帮一”、“扶贫帮困”、“新农村建设”、“平安创建”等主题活动,转变干警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组织干警走进田间地头,吃农家饭、睡农家床、解群众难,先后为旬邑县太村镇刘家、马栏镇后义阳、原底社区南头、城关镇赵家洞村捐款4.5万元;同时,成立“天平”志愿者服务队,不定期组织志愿者进敬老院、农村、学校送爱心、送温暖、送法律,为建设美丽和谐旬邑做出了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