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陕西作家与秦地传统文化研究》一书出版

22.09.2014  19:12
  

近日,我院文学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宁的著作《当代陕西作家与秦地传统文化研究——以柳青、陈忠实和贾平凹为中心》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该著是一次文学上的文化考古研究,从“文学地理学”角度来探讨当代陕西文学繁荣的深层文化渊源,通过对当代陕西代表性作家及他们作品中蕴含的秦地传统文化因子的溯源研究,厘清传统如何经过现代转化,激活作家的文学意识和想象,从而进行文化新创造。

该书共计30余万字,在整体阐述当代陕西作家与秦地传统文化在历史、民间文化遗存、地方志等层面上获得精神契合,以及作家兼具忧患意识、史诗书写、苍凉美感等艺术风格的基础上,选择柳青、陈忠实和贾平凹三位代表性的作家展开深入研讨,从“集体无意识”角度,分析柳青作品中的“民族化形式”,探寻陕西作家史诗性与方言写作的地域文化渊源。运用文本细读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掘陈忠实与关学之间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关联。以作家生活空间迁徙为切入点,借助方志资料证实贾平凹继承楚汉文化的观点,在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中,凸显贾氏的魅性审美追求。

作者立足当代社会论述传统文化,无疑,这是通过文学文本对当代中国文化建构的一种有深度的思考。而发掘作家空间迁徙与文风演变的关系,则是一种文学地理学上的新尝试。为了获取扎实而新颖的研究资料,作者曾经先后访谈陈忠实、贾平凹、已故老作家杜鹏程的夫人文彬、李孑等作家,并亲赴北京国家图书馆、陕西丹凤、蓝田等县搜集资料,下了很多硬功夫,付出了很多心力,这部学术专著才得以顺利出版发行。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