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洒水车遭遇冬天

15.01.2017  09:02

冬天城市容易天干物燥,路面洒水不仅能提高空气湿度,而且能压制扬尘、改善空气质量,原本是一桩备受市民欢迎的好事,但如果造成路面湿滑结冰车堵人滑,则成为城市冬季纠结的痛点。相比春、夏、秋三季,冬季洒水不仅考验着精细化作业程度,同时考验着城市管理的科学性与专业性,多地频发的事故,提示职能部门管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唯有如此,好心才不至于办成坏事。 

洒水车冬天成流动制冰机 

去年年底,随着干旱少雨,气温有所回升,空气也变得干燥起来,加之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雾霾久久不散,渭南市区大气污染严重。2016年12月6日清晨,城区环卫部门按照大气降尘工作要求,对主干道特别是过境道路和扬尘较大路段加强湿式机械化作业力度。 

渭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临渭大队统计,当日上午从7时起到9时30分,两个半小时内共接到38起因洒水路面结冰引发的事故,其中多为车辆剐蹭,电动车和摩托车滑倒等,还有两名市民因此受伤。 

去年12月28日,西安最低温达到了零下4℃。城市洒水车依然出动,车辆行人走在结冰的路面上,险象环生。在本报记者随机查看的环城南路、明光路、阿房路、北三环等多处路段,追尾、侧滑肇事的车辆少则一两起、多则有10起。在建国门外丁字路口现场执勤交警告诉记者,早上7点他们到达这里时,路面已经出现结冰。根据水痕分布,确定是洒水车作业所致。 

辖区街办的一辆洒水车是在当日凌晨4时47分至上午8时16分进行洒水作业,但因气温较低很快造成路面大面积结冰。街办的工作人员介绍,按照规定,这样的气温下是不准进行洒水作业的,但有的司机未注意到气温变化,照常洒水作业。发现“险情”后,在结冰的路面上撒融冰盐,进行补救措施,但是还是给路上行人带来了不少麻烦。 

西安交警指挥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2月27日上午6时30分至10时30分,西安交警122接报警车辆损失事故173起,12月28日上午同一时间段,接报警车辆损失事故增加到217起。 

“冬季天气寒冷,经常在冰点上下,原本有些路面就容易结冰,如果洒水车作业时机把握不好,造成路面结冰,市民和车辆的安全畅通行驶就没有了保障。”上班族张先生希望洒水时间能够安排在车辆、行人不是特别拥挤的时间段,洒水作业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不能忽视比如低温结冰的这个后果。 

好事做不到位遭吐槽 

家住西安市长安区的邱先生每天都要早起乘车到市内上班,“迎着朝阳,看着窗外的绿树红花和干净的街道,特别是深吸着湿润的空气,浑身都是清爽的。”他最怕的是下雪天,因为道路湿滑,前几年公交车到了电视塔站,就不能爬坡了。现在如果清洁工人不能及时清理干净冰雪,他和行人免不了走道时打趔趄甚至摔倒。 

去年年底的一天,邱先生一大早在南门倒车,着急着向环城南路口方向跑,突然脚下一滑,和路上的一辆摩的撞在一起,双方都摔倒在地。“手上擦掉一片表皮,膝盖和裤腿又脏又湿一大片,看着脚下那一片结冰的路面,就禁不住埋怨洒水车简直就是使绊子。” 

骆女士外出都是开车,在冬天的晴天早晨,她在驾车外出时,都会先看室外气温,并时刻注意路面是否有冰面。“因为是晴天,司机都会对防滑产生麻痹。特别是有些洒水车虽然四五点就上路了,但是气温过低,滴水成冰,不到气温回升就消融不了,这就把好事做成了坏事。” 

有一次前面一位正常行驶的电动车忽然摆了一把方向,跌倒在骆女士的车头前。“我吓坏了,以为遇到碰瓷的。”骆女士下车准备好了干一架,没想到那位司机抱歉道地上太滑了。“我低头一看,确实是一段冰面,当时真地庆幸及时刹住车没酿成事故,就和那个摔倒的电动车司机都认为洒水车在添乱。” 

面对市民吐槽,环卫部门面对冬季洒水也有苦衷:治霾降尘,任重道远。当下这样的晴天少雨雪天气,如果不洒水,空气干燥尘土飞扬,容易导致空气污染和疾病滋生,群众提意见称我们不作为;但是洒水作业操作不当造成背阴、低洼路面结冰湿滑,群众又会埋怨我们乱作为。除了希望市民理解、包涵,他们表示也在探索最合适的冬季洒水模式。 

考量办法实施难 

洒水车主要用于城市道路、大型厂区、部队、园林等清洁路面、卫生、防尘、浇水、喷洒农药等方面,同时也可以用于临时应急的消防洒水。对于市民的“颇有微词”或好心建议,洒水车司机表示很无奈。他们认为,在洒水车作业时,司机既要“看路”,又要“看人”,还要根据路面状况随时调整操控设备,精神压力其实很大。 

一位郊县环卫部门的领导告诉记者:一类和二类道路每日将冲洗不少于两次,洒水不少于4次。气温在30℃以上、遇扬尘天气和重要活动及会议保障时增加2-4次洒水频次。无慢车道道路及车流量大、人员密集、政府机关单位、学校附近的路段提前30分钟完成洒水作业;重点路段、泥土较多路段,采取人工、机械联合作业的模式,待路面达到基本干净、无浮土后再进行洒水作业;路幅较窄的道路,利用车辆前置冲洗装置实施保湿除尘,路幅较宽的道路,利用车辆后置对枪装置实施喷洒。 

“洒水工作时间表有严格规定,一般从早上6点开始第一遍,晚上9点进行最后一遍,中间洒水时间不太固定,每天除了这四次正常的洒水,扫地车在清理路面的过程中也有洒水功能。”一位保洁员告诉记者,辖区的环卫作业由保洁公司负担,环卫部门对保洁公司的洒水次数是有考核的,完不成考核就要处罚,甚至解除承包合同。在生存利益面前,保洁公司只管完成考核任务,至于什么时间洒水,洒水后结不结冰,结冰后会造成什么后果,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这位保洁员认为,僵化地执行规定和教条地完成洒水任务是洒水车任性的重要原因。 

精细管理更须以人为本 

西安市园林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路面结冰有三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出土的工地门口要冲洗干净,冲洗车辆的水在路面上形成结冰,另一种可能是路边的消防栓漏水,再就是保洁车辆洒水造成的。目前洒水车队有20多辆车,对于洒水车作业的时间和不适宜温度都有明文规定,但是大部分洒水车的管理是在各区县,街办也有自己的洒水车在担负除尘保湿工作,也有适合自己具体的管理惩处办法。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全西安市大约有近千辆洒水车,且都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其作业的时间和环境都可以被监控到,对那些在不适宜的温度下洒水、在禁止作业的时间里洒水的作业车辆,一旦核实,将对违规作业车辆和司机通报批评,并严肃处理。西安泽诚律师事务所曺铜华强调,洒水车的主体单位如果因为洒水造成路面结冰引发事故,市民财产或者生命健康受到损失,可以向其提出赔偿要求。 

西安市城市管理局在2015年11月8日就下发了《关于做好冬季市容环卫工作的通知》,有关作业规定的细化文件至今已达到了6个,其中作业时间和不适宜的温度被反复强调。通知中对冬季低温天气洒水车作业情况有明确规定,要求气温在3℃以下,禁止冲洗作业;同时禁止在上午6时30分至10时、下午4时30分至7时两个早晚高峰期内进行洒水作业。市民发现洒水车违规可拨打12342投诉,热线接到投诉后将立即派工作人员现场处理。同时也已通知各区洒水车,一定要按照规定落实,如违规将被追责。 

但有气象专家认为,针对冬季洒水,不应局限于结合气温实施管理。气象学上,气温的测定通常距地表1.5米左右,而地表温度往往与气温相差2℃到3℃左右,在气温达到0℃之前,地表温度就已经降至冰点。5℃就是起霜、霜冻的温度,气温降到这个温度时,空气中的水汽就会凝结成霜,粘在草木上,地面气温会更低一些,有可能会结冰。此外,根据城市不同地理环境,如城市高架环线、高速公路等地,往往更容易结冰。另外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城郊、郊区比城市更容易出现道路结冰现象。这些都在考量着洒水车的服务细节。 

时评员张晓寒认为,洒水车在冬季变身“制冰车”,成为城市文明的一个纠结痛点,和其管理规范过于笼统及僵化不无关系。有些设计本身无可指责,却并未得到有效执行。现代城市需要精细化管理,作为洒水车作业更呼唤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如果真正能做到心里想的、眼里看的、手下做的都是为了这个城市环境净化与缓堵保通,那么行动即使再复杂,其结果也会得到大多数群众的认可与称赞。        本报记者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