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与“德治”相结合 白鹿原上的乡村户长

06.07.2019  09:12

  金星村村民“乡村户长”篮昌羊(右)走进邻居家了解生活情况,同时为村民介绍扫黑除恶知识。记者郝钟毓摄

  这日晌午,灞桥区狄寨街道金星村村民篮昌羊,穿上了村上统一配发的红马甲出门,马甲背后几个明显的大字:“乡村户长”。篮昌羊在外面吆喝两声,便进入邻居家中,二人几句寒暄,他便介绍起了扫黑除恶知识,三两句话递上一份宣传单,邻居认真阅读。

  这是白鹿原上“乡村户长”的日常,借助“邻里关系”,让惠农政策与群众呼声“上传下达”,填补了乡村治理中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向下延伸的空白地带。

  篮昌羊年过七旬,过去在生产大队上当过干部,人缘不错,有一定的威信。“做户长,咱出于自愿。老了在家,发挥余热。”去年,村上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在修渠植绿过程中,有件事让老篮记忆犹新……隔壁邻居凌怀昌家,屋外有几棵长了十多年的大树,修渠就要移树,村干部几次劝说都难以做通邻居的思想工作。老篮寻思着,修渠是好事,让屋外流了多年的臭排水变成管道,种上绿植,改善大家的居住环境,一定要想办法推动好事办成。

  “那会儿每日我都去凌怀昌家,他是我的发小,祖辈就在一起。我就从改善生活的好处说事,一次不行就多去几次,咋说也是多年的邻里关系,最后他也同意了无偿移栽。你看看,现在屋外面绿化带多翠,污水都入了管网,再也不会出门两脚泥。”老篮觉着,成为户长是光荣,能够为村上做些实事,值得。

  “户长都是村里威望高、名声好、心肠热、手脚勤的村民。户长管理与行政手段不一样,是以德治人、以情管人。”金星村村委会主任蓝锦庄告诉记者。

  狄寨街道伍坊村是灞桥区最早试行乡村“户长制”的行政村。村支部书记王余宽说,过去这里是环境脏乱差的典型,乱搭乱建较多,村道上柴火、垃圾、砖瓦堆积严重。“以前干部扯着嗓子喊,村民们或不管不听,或佯装清理,没几天又搬出来了。”2016年9月,伍坊村从全村600多户1700多人中推荐出41人担任户长后,村容村貌很快有了改观。

  今年60岁的康翠娥是个热心人,三年前被推举为三级户长后,一些村级事务就下沉到她的肩上。“我是大伙推选的‘户长’,就得在维护环境卫生上多带头、服好务,村子干净了我待着也舒心。每天先打扫自家门口卫生,再去帮邻居家清扫,时间长了他们脸上挂不住,现在大家都自觉把门口的卫生搞好了。

  狄寨街道党工委负责人吴小进介绍,“乡村户长制”是在村组架构的基础上,将村组分成片区,再将片区分成若干个中心户,每10到15户推荐一名“户长”,负责管理片区内的环境卫生、政策宣传、信访维稳、社情民意、扶困互助等具体事务。“户长制”分为三级:一级户长由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担任;二级户长为村三委会其他干部和各小组组长担任;三级户长由群众推荐能人、热心人担任,负责具体事务细化管理和监督。

  此外,化解邻里纠纷矛盾,也是户长们的职责。“村民争吵的都是小事,村主任劝了不一定管用,我们了解彼此脾气,调解起来简单多了。”伍坊村67岁的户长贺先唯说。

  “三年前,我们探索‘乡村户长制’,旨在通过邻里关系、乡情、民约来达到法治、德治、自治的统一。”吴小进说,目前狄寨街道14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全面实行了“户长制”,共推选一级乡村户长23名,二级乡村户长191名,三级乡村户长669名。这些“编外村干部”解决了“干部管不到,干部管不了”的问题。延伸触角、打通渠道,“乡村户长制”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启示。一些农村地区按“户长制”的模式开展工作,在一些乡村难点问题处理上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户长制”虽取得成效,但也面临瓶颈:如何让这一制度发挥长效作用,让户长们保持长久热情?在采访中,一些基层干部建议,应该对一些户长进行激励。对优秀户长给予奖励或吸纳为村级保洁员,并在推荐基层代表、妇联主任、村级干部上优先考虑,在家风评选活动中给予倾斜。“户长制”操作性强,关键在落实推广,建议进一步激励户长们的内生动力,保持能人、热心人参与自治的热情和耐心;同时让“户长制”突破环卫层面,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各项事务,持续发力,实现乡村“有效治理”。记者闫珅

  记者手记

  乡村要振兴,治理是基础。“乡村户长制”无疑是从中国传统乡村治理文化中汲取了养分,以邻里关系为纽带,在白鹿原周边乡村探索村民“自治”与“德治”相结合。以篮昌羊为例,这些“乡村户长”让党的政策宣传入了户,民意实现上情下达,成为党支部、村委会的好帮手、小喇叭、润滑剂的作用。

  户长世世代代生活在村子里,他们来自群众,关心村集体发展和村民生活,也了解乡村村情。这种“分级管理、村民自治”的网格化模式进一步强化了村民在自治中的主人翁地位,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了每位户长言行之间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有他们的倾情投入,便能够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有机统一,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编辑:马腾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