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快的发布专车规范 交通部门:标准非官方版

18.03.2015  12:37

    滴滴快的联合发布“专车”规范,实为企业内部管理规则;交通部门正制定标准规范“专车”运营

    近日,合并后的滴滴快的联合发布了《互联网专车服务管理及乘客安全保障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昨天,记者从交通运输部门了解到,该“标准”并非政府部门制定的行业规范性文件。

    “标准”提出先行赔付机制

    这一“标准”从车辆准入、驾驶员准入、车辆安全监管等方面对“专车”运营进行了规范。车辆准入标准中要求,车龄需在五年以内,且均需知名品牌的中高端车型。驾驶员准入的硬性标准则包括:驾驶员具备三年以上驾龄;入职前必须通过培训与考试等。

    针对安全问题,“标准”提出先行赔付,除车辆基本的交强险及商业险外,设立理赔基金,对在体验专车服务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由该基金先行给付赔偿。

    制定“标准”未与官方沟通

    据快的“一号专车”负责人介绍,此次发布的“标准”在两家合并以前就在内部执行。“这本来就是我们内部管理的规则。”他表示,这个标准不是交通部门的管理办法,也没有与官方沟通过。“如果政府出台了标准,高于我们制定的,我们当然会就高标准执行。

    昨日,记者就这一“标准”询问交通部门,交通部门表示,这是企业自发的管理规范,并非官方制定,也不能作为行业的行政管理办法。

    在前不久的全国两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曾说,“‘专车’服务新模式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化需求具有积极作用。”但他同时提示,任何运营服务都要遵循市场规则、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据了解,交通运输部正在制定规范“专车”运营的标准,各地将据此制定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