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怀宇:创业者是幸福感最强的人

24.09.2014  19:05

核心提示:穆怀宇--德恩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陕西省创业促进会导师委员、企业发展导师:创业总体上是想尽各种办法帮助他人的有组织的活动。其本质是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创业或许和资本有关,但真不是“”的事儿。

  穆怀宇:创业者是幸福感最强的人

 

  穆怀宇德恩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

  陕西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陕西省创业促进会导师委员、企业发展导师;

  创业格言:

  创业总体上是想尽各种办法帮助他人的有组织的活动。其本质是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创业或许和资本有关,但真不是“钱”的事儿。

  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在德国学习、工作近十余年后,回国创业,在西安先后创办了德恩管理咨询等三家公司。并以厚德载物,心怀感恩为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担任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创业导师,西安市创城办专家导师等社会职务;同时在陕西广播电视台多档创业节目担任嘉宾主持、宣讲人。2012年被评为陕西省十佳创业导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我的梦就是帮助更多的人创业,使他们的生活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在长达七个多月的首届陕西青年创业大赛过程中,作为创业导师团中的一员,穆怀宇全程跟进了二十多场大学校园创业巡讲会,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在精彩的演讲中,他提出,开放是进步与成长的前提,分享是价值创造的开始,学习是创造的基石。开放、分享、学习是迈向成功的起点。他结合自己创业的亲身经历告诉学子们,凡事都要给自己一个结果,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承诺过的一定要让它实现。“历史以看不见的速度淘汰落后者,规律以看不见的速度成就梦想”,他希望大家忘却背后,朝着标杆直跑,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

  通过高校巡讲活动这种公益性平台,他希望将创业意识传递给更多的学生,期待更多的新型力量产生。之所以鼓励大学生要积极开放,培养创业意识。因为在他的心中,创业者是幸福感最强的人。“创业者最大的好处就是在做自己想做且喜欢做的事,是幸福感最强的人。”

 

 

   公益是企业的使命

  厚德载物,心怀感恩,是德恩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穆怀宇经常怀着这样的感恩之心奔波于高校、企业、监狱等地进行创业宣讲。有时候一天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两三场公益性宣讲,让他如同赶场一般。虽然很忙很累,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幸福感。“有一次给监狱那些即将出狱的人讲完如何创业,回家后我爱人说,你看你一天把自己搞的这么累干啥。我就给她说,今天底下有近百个人在听我的分享,如果几年后有那么一两个人,因为我的话语而改变了他的人生,让他活出精彩的生命,那我将有多大的成就感。”

  在所有的身份中,他最钟爱的就是创业推动者这个身份。“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推动创新创业,创新才会有价值的提升。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价值的增加。”在他看来,创新包括很多方面,如学习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等,不是小发明才是创新。“如果大学生都去开店卖菜卖凉粉,大学生其自身的价值就是一个问号,大学生本来通过创新可以给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现在你都去开菜店,那你一定会击垮那些没上过学的人所开的菜店,因为你的脑子活呀,那这一定会出问题的。所以说站在社会资源配给的角度就不应该特别鼓励大学生去开简单的菜店,而是去创新,哪怕你是去开个买菜的店,你也应该在业态,在商业模式上能有创新。创新才会有价值,创新才会有附加价值,创新才能给社会创造价值,所以我要推动创新创业。承担起创新的重任”。

   不要为创业而创业

  在二十多所高校进行巡讲时,他也常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因为找不到工作,所以我想去创业。”对于这种为创业而创业的想法,他极力反对。“把自己的无能当成创业的理由是最无厘头的事情。”

  他这样来定义创业:创业一定是你找到自己能做且想做的事情,而且这个事情别人没做或者还没做好,没做到你认为的那种程度。所谓“财由心生”,你只有真正想去做这个事,你才能把它做好。创业的路一定是充满血、泪、汗的,你只有真心想做这个事,你才能在创业的过程中坦然面对各种困难。否则你的创业一定是会失败的。

  人人都可以创业,但不是人人都有创业精神。在他看来,创业精神就是先付出,后回报。就是吃苦耐劳、担当、责任、以及使命感。他说,创业者创业不是为了当老板,而是想办法帮助更多的人。

  创业不是钱的事

  在很多人看来,钱是创业的前提,没有钱,就没办法创业。对于这样的看法,穆怀宇一口否决。“创业或许和资本有关,但真不是“钱”的事儿。”

  “很多大学生都在跟我谈我没钱我怎么创业?创业跟钱有没有关系?或许有,但原则上是没有。”

  他认为,创业者就是找到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而且所做的事情能帮助到别人。如果找到这样一个可以帮助别人的事情,那这件事情基本上就可以去做了。在帮助别人的过程当中,别人认可了你的帮助,愿意给你回报,那这件事情就算做成了,从这个逻辑上来讲,创业跟钱一点关系都没有。

  在他看来,创业的前提不是钱,不是资源,也不是团队,而是“你”这个个体,“你”的能力,“你”所积累的资源。决定了你未来的方向,决定了你是否能创业。大学四年,是给自己储存资本的最好时光,每天有多少收获、自身价值有多少提升,这些都是未来创业的资本,这些资本是“你”个人的。任何一个创业的人,都是有意识的提前给自己储备价值和资源。

  “什么是成功的人,我认为是创造机会并抓住它的人。没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件事,没有说等你有钱了,有资源了,有团队了,有想法了再去创业,那时候你已经六十岁了。所有的创业者都是先冲出去,冲出去解决问题,因为道路上永远有坎坷。所有的企业家都是历经磨难才成功的。”

  创业者要有做企业的意识

  作为三个公司的老总,在别人的眼里,穆怀宇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但他对自己的评价却是打工的。“我不是企业家,也不是老板,就是一个打工的,一个为员工打工的人。”

  根据多年的经历以及经验,他总结发现,每个公司的发展都要经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三年时间,他将其归结为“3+3+3”,即前三年是生存期,再三年是成长期,最后三年是成熟期,最后才可能真正发展成企业。他的公司也不例外,发展刚刚四年的公司,现阶段也仅仅只是摆脱生存期,步入成长期。

  “本次大赛的参赛项目基本都属于三年期,和我的公司差不多,说的更通俗简单一点就是还是个体户的发展状态。通过创业大赛,最主要的是要给参赛者传递一个信息,就是要有企业化的意识。如果没有这种意识,就摆脱不了个体户的状态,不会有大的发展。有了做企业的意识,才能改变思维方式。要企业化,就要考虑制度建设问题、团队建设问题、运营体系的问题、商业模式的问题……。你的战略是否能够达成,整个公司的组织架构是否合理,牵一发而动全局,要不断的去构建,这样企业才能真正进入到发展期。”

  通过大赛,他发现陕西不是没有好的项目,也不是没有好的创业青年,而是缺乏好的平台和有胆识的资本,而大赛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创业大赛对创业者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走出去,走出去才能带进来。带进好的资源、好的资本以及好的思想等等。”

  创业要做好思想准备

  创业需要做好哪些准备,结合自身的经历,穆怀宇给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

  自主创业者在创业之前第一要做好心理准备,创业的过程一定是先投资后盈利,前期一定是投资比回报多。要做好承担压力的准备,不然就会在初期被种种压力压倒。同时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凡事一定是身体力行,出汗,流血,低头,创业初期,一定要放下自己的小尊严。

  第二,行业准备,选择的行业一定是自己了解的行业或与自己兴趣爱好有关的行业,这样做起来才会得心应手。由于喜欢才不会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轻言放弃。

  第三,要做好身边人的工作。每一个成功的人都离不开身边人的支持。在自己内心强大的同时也要将正面的能量传递给身边的人。让身边的人理解你,毫无怨言的支持你。

  他告诫大学生,所有的事情都要因心而动,千万不要盲目创业,更不要惧怕创业。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创造、创价值,让梦想成真,让人生出彩!(创业周刊)

(本文来源:西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