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总体规划首次由“增量”转为“减量”

06.06.2016  08:38
  到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2020年,平原区的开发强度控制在45%以下,远期力争下降到40%以下;压缩生产空间规模,适度提高居住用地及其配套用地比重,大幅度扩大绿色生态空间……为了治疗“大城市病”,北京市总体规划首次由“增量”转为“减量”,确定了多个限制性指标。   日前,北京市“展望‘十三五’发展谱新篇”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上,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王飞对正在编制的北京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副中心规划的进展情况与亮点进行解读。   现在,北京城市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必须从规划上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当前北京市规划转型的一个主要方向是由扩张型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城市结构的规划,这是历史上首次由‘增量’规划向‘减量’规划的改革。”王飞介绍,现在就是要用控制的理念倒逼城市功能调整、规模控制、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以遏制“大城市病”的蔓延。   同时,他强调,在“减量”的同时,要注重优化调整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结构,大幅降低工业、仓储等用地比重,适度提高居住用地及其配套用地比重。   特别是在中心城区,要结合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类空间资源,多种途径开展城市修补工作。疏解腾退后的空间要优先用于保障民生需求,重点完善学校、养老、社区服务、公共绿地、活动广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增加公共租赁住房,分区、分类有序补充居住区停车设施等。   而在城市副中心,社区的教育、医疗、养老配套指标将全部高于中心城。   据介绍,现在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就是原来通州新城的范围,面积大约为155平方公里。当前,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也正在编制当中。   “在城市副中心,综合管廊覆盖率要达到80%。”王飞说,城市副中心将先试先行综合管廊建设等新观念、新技术,市政管线从直埋向综合管廊建设转变,杜绝“马路拉链”,以降低对城市日常交通和景观的干扰。   此外,副中心将建设完全对市民开放的滨水绿色空间,确保每个街区内都拥有一处高品质的集中公园绿地,让约85%居民居住在距公园200米范围内,保障市民步行10分钟到达公园,打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   在绿色出行方面,副中心将建设成为一个以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为主要方式的宜居城区,通过加密路网、形成小尺度地块、林荫路比例达到70%等方式,创造连续和舒适的步行系统,建立独立安全的自行车系统。   “大城市病”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交叉和互相关联的,王飞表示,必须要用统筹的思维和手段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管理体系,才能在根本上治理‘大城市病’。”   他透露,此次总体规划对接了各类规划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时序,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产业、交通、市政、历史文化保护等30余项规划在同一张图上进行落实和叠加。   同时,还将全面统筹整合山、水、林、田、湖五大生态要素,综合工程地质、市政交通等其他重要要素,全面实现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两规合一”。要创新“多规合一”的审批改革、协调监督机制,将“多规合一”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确认。(来源:中国建设报)                 责任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