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企惠农惠民生

15.01.2015  03:04
核心提示: 为支取儿子汇来的生活费,安康市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70岁的留守老人老杨过去常常需要往返个把小时到县里取款,如今他在家门口的便民超市里,用金穗惠农卡方便地取出了500元现金。

为支取儿子汇来的生活费,安康市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70岁的留守老人老杨过去常常需要往返个把小时到县里取款,如今他在家门口的便民超市里,用金穗惠农卡方便地取出了500元现金。

“农民有了新农保,每月领钱有依靠,农行服务到村里,取钱不用到处跑!”,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村民罗延会更是编出这样一段顺口溜表达了对农行平利县支行贴心服务的感激之情。

金穗惠农卡带来的便利,只仅是农行安康分行平利县支行开展惠农服务的一个缩影。4年来,农行安康分行平利县支行行长郭明带领他的团队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惠农通”工程为抓手,在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建设上,用心血和汗水把“三农”业务做的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农行面向‘三农’的定位和责任,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做农民朋友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克难奋进真情扶农拓展基层服务新领域

平利县是女娲文化的发祥地,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县,属省级贫困县。为把“新农保”等代理工作做成“政府放心、百姓满意”样板工程,解决农行服务农村物理网点不足的现实问题。郭明开始全速推进惠农卡发行工作和农村支付渠道建设。面对山大沟深、量大面广、人员不足的现实困难,郭明从全行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服务团队,亲自带队,分别深入全县11个乡镇190个行政村,迅速开展工作,在三个月时间内,他们连续驱车2000多公里,实地考察并选择了80个代理点,安装支付通195部。

为保证代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资金安全,规范代理人的操作行为,郭明亲自上手,制定了《新农保业务代理点管理办法》、《代理点代理人管理规定》、《代理业务操作流程》、《新农保业务知识问答》等管理制度,并与每个代理点签订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特约服务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另一方面发动全行员工加班加点,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就为全县60岁以上老人制作“惠农卡”35500张,先后两次对全县80名代理人进行了集中培训,保证全县80个“新农保”代理点运行情况良好,如期为全县3.6万人发放养老金3000余万元,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他着眼贫困地区的实际,以扶农惠农为己任,不断扩大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用活信贷政策,创新金融产品,调整组织机构,加大资源配制,加强风险控制,改善服务环境,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平利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县,荣获“全省发展‘一村一品’工作先进县”和“陕南突破发展工作先进县”和“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进位前十县”等称号,该县成为“西北名茶大县”和“全国绞股蓝第一县”。郭明也荣获“ 陕西 分行2011年服务三农先进个人”,2012年10月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个人”。

舍小家为大家倾力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以行为家,亲力亲为,严以责己!可以说这是郭行长最大的人格魅力。对待工作真正用脑、用心、用力,为支行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多年来他总是上班来得最早、下班走得最迟,就连休息日还会经常到单位转悠,真正把单位当成自己的家,把员工看成了自己的家人。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他在工作思路确定和各项目标任务分解之后,从自身做起,加快工作节奏,抓执行,抓落实。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农行平利县支行营业部多位员工如是说,郭明行长不光嘴上说的好,实际行动上首先必须做到,用自己实实在在的干在员工前头,冲在员工的前面,带动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在各项业务拓展和任务完成中,员工从他的亲力亲为中看到希望,获得力量,从而主动去干、去做,形成干好事业的内部氛围,全体员工忘我工作、“舍小家为大家”,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的典型。

尤其是在农行平利县支行贷款15亿助力安平高速公路建设期间,郭明频繁往返于北京、 西安 等地,主动出击,寻求支持,形成总、省、市、县四级行联动协同作战格局。为了赶路,他随身携带着干馍,饿了就和司机啃上一口,对付一下。“郭行长工作没得说,我们现在周末加班没有一个有怨言的。”农行平利县支行办公室负责人杨艳说,郭行长身患高血脂、糖尿病多年,每天都需要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却鲜为人知;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甜心,可是对他来说女儿从中学到大学,从毕业再到参加工作,一直独立在外,作为父亲却很少有时间关心陪伴;他为了让交流干部节假日能够与家人团聚,主动在行里值班;家人劝他多休息一下,他总是说,等忙过这一阵再说吧;在他的带领下,每逢重大项目的攻坚阶段,总有党员、团员一马当先;每逢业务发展的艰难时刻,必有党员团员奋勇向前。

打通“最后一公里”

金融服务惠农通进农村

从平利县城沿平(利)镇(坪)公路南行5公里,便觉眼前一亮,“碧水蓝天马头墙,翠竹绿树映山庄”的亮丽风景映入眼帘,一条条洁净宽阔的水泥路蜿蜒盘旋,一幢幢清新亮丽的徽派民居错落有致,一个个恬静优美的生态庭院如诗如画,一块块整齐划一的规模产业园生机盎然,勾画出一幅富裕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这里,就是享誉全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

以前的龙头村村里人领养老金必须出村进城,由于山路崎岖,出行极不方便,往返路上要花时间,路费也要数元。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如今,当地农业银行将“微型银行”开在了龙头村中心位置,老人们只要拿着惠农卡,就能在村里的“金穗惠农通”服务点领取养老金。享受到便利金融服务的村里人交口称赞:“农行做了一件大好事。”

与龙头村一样,在农业银行鼎力助推下,成千上万的乡村拥有了“农民身边的小银行”,促使万千农户足不出村就可以拿到了养老金、补贴款等。一块牌子、一张桌、一部电话、一张卡、一张流程图、一支笔、一本账、一盒印泥、一个人,构成了中国农业银行安康市分行平利县支行金穗惠农通工程最基本的服务单元——助农取款服务点。就是这一个服务点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让每一位村民熟知这一工程,农行不仅精心印制了代理新农保业务流程图、“惠农通”操作流程图,张贴、摆放在助农取款点醒目位置,还特意制作了“惠农社保卡功能”及“惠农社保卡使用指南”等折页宣传资料,现场发放至每一位农户手中。

“做得好”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农行安康市分行平利县支行的责任担当与不懈付出。“金穗惠农通”让平利县农民分享到金融改革与服务创新的成果,为增收致富、改善生活、便捷消费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渠道,真正实现了“惠农”、“便农”、“富农”、“利农”。文/图袁锋魏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