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支撑企业 感恩回馈社会——访民营企业家李平

28.09.2014  13:59

核心提示:他是一个商人,却梦想把文化精髓和人物精神传播出去,以此让每个人都能产生共鸣,用文化来支撑人们的信念。

        文/记者 刘雷   
  一张和善的面庞,一幅朴实、宽厚的身材,虽初次见面,李平——这个充满智慧的陕北汉子,却给笔者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见的次数多了,便越来越觉得这个人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毅力和志向。于是笔者对他做了一次深入的探访。
  
  哪个成功的人,背后没有一段辛酸的往事,但他们能够化悲愤为力量,逼着自己前进。李平,这个重情重义的陕北汉子,却同样也经历过那些艰苦的日子。2004年,刚毕业的李平,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在华宇集团做电子配件。那时候虽然钱少了点,但刚毕业的小伙子,总是充满激情,乐此不彼。
  
  但人生没有一直风平浪静的时候,生活总是会制造一些波澜,给正在前行的人。2005年,当接到父亲病重的消息时,这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蒙了。他是家里的老大,却刚刚毕业没多久,面对如此重担该怎么承受?父亲手术的那天,李平就在那看着,看着医生做完手术。他被吓到了,如此血淋淋的手术,他在想父亲该遭受多大的罪啊。这一幕一直是他挥之不去的阴影,每次一想到父亲遭罪的样子,他就特别难受,而这也激励着他一直向前奔跑,从不松懈。
  
  父亲的病治好了,但家里却欠下了很多债务,这个要怎么还,他一直在问自己。继续出去工作,他觉得外面有更多的机会,这年他又转到清华同方工作。或许是有这些事情压着,他在工作中,丝毫不敢大意、松懈,每件事都是尽职尽责的完成。由于出色的表现,2006年的时候,他纵身一跃,做了上海分公司的业务副总。
 正直他意气风发,一展才华的时候,厄运又一次袭来。2007年,父亲再一次做手术,这个远在他乡的游子,又赶紧赶回来照顾家人。没想到这次回来却成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由于父母年龄大了,思想也有些固执,一定要让李平留在家乡。始终把孝放在第一位的他,遵循了父母的意愿。但面对家里如此窘迫的现状,李平义不容辞的撑起整个家。这一年,他做起了酒水生意,不管有多少艰辛,他都咽在肚子里,一个人默默承受。到了年底,把帐一算,竟然赚了满满一桶金,他怎么也没想到原来自己有天也可以赚这么多钱。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啊,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功了。
  
  打开了一条路,接下来的路就好走了,慢慢的李平的企业越做越大。但成功后的李平,绝不会忘记那些还在吃苦受难的人,因为自己也是从贫穷中走出来的,他深深地理解那种痛苦。因此,他经常去慰问环卫工和敬老院的老人。仅2010年,就前后慰问环卫工3次。此外,他还经常会赞助一些活动。他总是在说,只要是能做到的,他一定会全力去做的。这是他对社会的回馈,对养育了他祖祖辈辈的家乡的回报,是他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为社会做贡献。
  
  他是一个商人,却梦想把文化精髓和人物精神传播出去,以此让每个人都能产生共鸣,用文化来支撑人们的信念。于是,2012年到2013年间,李平开始把企业向媒体方面转型。虽然对于一个刚成立的小公司来说,一切困难都是未知的,但“正因为看不到结果,所以我们才会一直往前走。”李平很是信心满满的说着。而不管这结果怎么样,他毕竟是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把外面的先进文化,慢慢扩展开来,把人物精神宣扬出去,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渗透,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精神信念,提升修养。
  
  “不孝的人我不交,不公平的人我不交。”这是李平一直所信奉的交友原则,或许别人会觉得这个人太过于固执,但他从不因为别人的评价,动摇这两条原则。谈到人生观时,李平就用他坚定的眼神,向我们传达着他那斩钉截铁的原则。
  
  正是这些梦想和信念的激励,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现在李平的企业已经涉及酒水、传媒、电气设备等多个领域。2010年,他参加民营企业总裁培训班,还被评为优秀的民营企业执行总裁。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会做的更好。(中国人物网)

(本文来源: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