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感动读者 医者彰显仁心

28.06.2018  16:18

昨天,本报刊发了《86岁母亲为67岁儿子抓药》的报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八旬母亲下厨做可口饭菜 

昨天,陶莉芳的儿子谢先生对记者说,母亲已经86岁高龄,还像小时候一样关心他,隔三差五都会打电话询问他的病情。陶莉芳知道儿子最爱吃她做的家乡菜,今年五一劳动节,她特意让家人用车将谢先生接到新兴小区的家里,86岁的她亲自下厨,为儿子做了他小时候最爱吃的江苏名菜水晶肘子和狮子头等。今年端午节,天气不好,她想着下雨路滑,行动不便的儿子来不了,她就买来鲜肉和江米,在家包了十几个儿子最爱吃的酱肉粽子,让三儿子开车给谢先生送去。这次她给儿子抓了30服精品中药,花了近3000元,她给儿子打电话说:“你常吃药花费大,抓药的钱就不要给我了。” 

生活上的关心,经济上的资助,并不能了却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她更担心儿子心理健康,鼓励儿子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2010年陶莉芳患乳腺癌做过左侧乳腺切除手术,靠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最终战胜了癌症。陶莉芳还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柳堡的故事》里“二妹子”的扮演者陶玉玲的堂姐,她比陶玉玲大两岁,她总是用自己和陶玉玲的抗癌故事开导儿子。 

送药上门体现了医者仁心 

昨天,读者也为易圣堂国医馆经理陈辅仁替老人排忧解难、送药上门的义举点赞。西安市中医药管理局孟祥东局长说,易圣堂国医馆送药上门的行动体现了医者仁心的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精髓,希望有更多的从事中医药服务的机构,不但要有好的医术,还要处处为患者着想。昨天,易圣堂国医馆经理陈辅仁说,86岁的陶莉芳老人与他的母亲同龄,他的母亲目前已经需要他侍候了,而陶莉芳老人还在为儿子的健康奔波,着实令人感动,帮助患者是中医药人的做事准则,助人为快乐之本。 

本报记者张毅伟 

86岁母亲为67岁儿子抓药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