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两地成为"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

09.07.2021  18:10

  本报讯 (记者 申东昕)近日,记者从省林业局获悉:我省岭国家植物园、旬邑县马栏河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

  秦岭国家植物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围绕保护秦岭生态开展“走进美丽秦岭,探索植物王国奥秘”“秦岭小绿军”“自然科考夏令营”等主题体验活动千余场,累计接待“青少年走进森林活动”30万余人次,为保护秦岭和社会公益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旬邑县马栏河国家湿地公园面积近2000公顷,园内生物资源丰富,成为候鸟内陆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该公园是陕西省黄土高原腹地典型的河流、沼泽、库塘复合型湿地,自然景观独特、田园生态优美、历史文化深厚。

  据悉,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经全国关注森林活动组织委员会评审认定,全国共有26家单位获评。关注森林活动于1999年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提议,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10家单位联合发起。下一步,陕西省将重点关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将关注森林活动打造成陕西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品牌。

  【编辑:梅镱泷】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