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结核病防治院应用3D打印技术成功实施一例复杂脊柱结核手术

15.04.2016  16:45

2016年4月12日《陕西日报》第三版

      本报讯(记者 程刚 通讯员 陈晨)省结核病防治院近日结合3D打印技术,成功实施一例复杂腰骶段脊柱结核手术,目前在国内结核病外科手术中尚属首例。
      今年3月初,一位63岁的农村患者张某被家属用担架抬进该院就诊。据了解,数月前该患者开始感到腰骶部疼痛难忍,后来发展到无法下地走路。经当地医院诊断为结核病引发腰椎病变,导致双下肢活动障碍。家里人为了给张某治病,四处寻医问药,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但是3个多月过去了,患者的病情越来越重。
      正当患者和家人为此痛苦与绝望之时,省结核病防治院外科专家在一次基层巡诊活动中得知了张某的病情,经了解查看患者病情后,建议将张某送至省结核病防治院进行手术治疗。张某入院后,该院外科主任陈其亮对其进行了详细检查,发现该患者腰椎已经被结核病菌严重侵蚀,如不及时手术,可能出现永久性瘫痪。对此,该院组织专家会诊讨论手术治疗方案,大家一致认为患者的病变位置特殊,各种神经血管分布密集,可以实施手术的位置高宽不足两三厘米,加之被结核病菌侵蚀的骨质成杂乱结构,病灶部位难以彻底探查清楚,给手术带来很大的难题与风险。因此,此类手术早就被结核外科学界,认定为难度及风险最大的手术部位。那么,如何顺利实施这次腰椎结核手术,经过专家组讨论一致认为:引用3D打印技术,对患者病灶骨质进行真实塑造,通过这种办法详细了解病椎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手术效果精准成功。
      然而,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结核病术前探查,目前在国内尚无成功案例,如何能够精确实施这一方案,给参与治疗的专家医师们摆出了一道“难题”。经过一番前期筹备,一个用患者病变腰椎CT扫描数据,通过现代“3D”打印技术,精确到毫米的1∶1模型,终于将患者病变部位真实呈现出来。专家组术前参照3D模型,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了精确测量,确定相关手术治疗方案。为了使此类手术变得更加简单精确,专家组还通过在3D打印模型上模拟手术过程,熟练手术细节降低术中风险。
      3月22日,由刘淼教授、陈其亮主任、方海林医师组成手术专家团队,经过3个多小时,终于顺利完成这例复杂腰椎结核手术,也在全国此类手术中,首创运用“3D”打印技术的先河。术后,张某病情恢复平稳,经CT检查脊柱畸形完全矫正,双下肢感觉活动较前大为好转,术后数日便可在家属帮助下完成侧翻及坐起,经评估该患者手术痊愈后有望恢复正常生活。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