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完成省级评审

06.08.2015  20:13
            2015年8月4-5日,陕西省“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省级节目评审会议在西安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省语委办主任王海波出席并讲话。

2015年陕西省“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省级评审会现场
              会上,王海波指出,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创新举措,以“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为主题的诵读活动是陕西的特色,近年来,教育部、国家语委充分肯定了陕西的做法,并向全国予以推广,这是对陕西极大的鼓励和鞭策。陕西要努力寻找工作的差距与不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教育部、国家语委新的工作部署,总结经验,创新亮点,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立足于学校教育,与现行教材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素质教育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让中华经典镶嵌在学生的脑子里,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使诵读活动形成新常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得到有效传承,增强广大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015年陕西省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部分获奖节目
              本次评审会由省教育厅语工处处长张荣祖主持,省教育厅、人社厅、文化厅等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评审按照“分组评议——大评委会联评——领导小组会议审定”的程序,经过专家们的认真评审,共评出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等5个组别的一等奖作品13件;二等奖作品26件;三等奖作品41件;优秀指导教师52名。本次活动还评选出特别奖2件,一个是西安理工大学《我们的职责》,一位新疆姑娘以真挚的言语讲述感人的故事,维护民族之间的和谐与稳定;另一个是宝鸡市虢镇小学《满江红》,在朗诵、编排、节目摄制等都几乎接近专业水平。根据各单位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前期筹备、方案制订、活动效果、配套条件、典型经验、舆论宣传和获奖情况等,省级评审会共评选出最佳组织单位20名,优秀组织单位30名。             2015年陕西省共举办经典诵读4600余场,参与人数超过100万人。截至7月10日,全省共有178家单位上报参赛作品219件。其中:小学组52件、初中组47件、高中组43件、中职组19件、大学组58件。为确保公平、公正,本次活动特邀西安市文联副主席商子雍,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副会长陈洁,中国语言学会理事、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党怀兴等10多位专家和老师担任评委。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