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形成全国性"机器人热" 专家:机遇与挑战并存

14.04.2015  19:27

      我国已成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机器人市场,形成了全国性的“机器人热”。不过专家警告:机器人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太快致使还没有经历成长期的企业过早面临白热化的竞争。未来5年,机器人产业在中国会“大洗牌”。

      由中国自动化协会和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联合举办的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13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产业界、学术界、政府部门和商界的300多人研讨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前景。

      “近年来,我国已爆发了追求机器人的热潮,机器人产业在中国快速发展。这让人感到由衷的高兴。”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的话代表了多数与会者的心声。数据表明,我国已成全球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国,2013年,新增机器人3.7万台,去年增长5.6万台。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机器人产业逆势增长:2013年全球增长12%,中国增长58%;2014年全球增长27%,中国增长54%,中国增速一直领跑全球机器人市场。

      机器人为何在中国迅猛发展?ABB中国区董事长顾纯元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在慢慢减少,劳动力成本在上升,再加上机器人的应用量上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就为机器人的应用提供了无限的商机。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总裁曲道奎说,现在企业生产越来越追求产品的个性化与定制化,力求快速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的生存周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制造模式必须是柔性的、智能的。如果产品的小试中试上拖的时间长,等产品出来,其周期可能已过。这就要求智能化的机器人加速生产过程。

      过去,人们把机器人称作为工业机械手,其实就是工业机械设备,没有“”,只是人的胳膊的延伸。现在则加上了智能,延伸了人“”的功能。并且从工业界发展到航空航天、医疗康复、社会服务等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说,现在机器人正在“走下神坛”,成为生产系统中的即连即用的生产部件。“发达国家都已将机器人发展列入其国家计划。

      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既为企业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曲道奎指出,机器人领域是典型的“三高”行业:人才密集度高、技术密集度高和资金密集度高。对于中国来说,还面临着缺少机器人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与核心企业的困境。“中国的市场对于国内外企业是机会均等的。我们的机器人企业还处在成长期,便不得不过早地直面残酷的市场竞争。

      “到去年年底,我国机器人企业大约有500多家,这些企业将面临巨大挑战。”曲道奎认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窗口期为5—8年,2015年将是企业的碰撞期,包括国内外企业;预计未来5年,过热的机器人产业会进入洗牌时间。

      不过,不论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如何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宏鑫特别告诫大家:一定要狠抓机器人产品的可靠性,这是其应用的关键。“没有可靠性就没有市场,也没有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恳请大家在机器人可靠性上多下点工夫。

      吴宏鑫的话点出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根本。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