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郑国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01.12.2015  08:46
 

  日前,由省水利厅组织编制的《郑国渠遗产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标志着郑国渠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加快。目前,郑国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工作已经启动。 

  秦郑国渠,位于泾阳县王桥镇,修建于公元前246年,与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并称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郑国渠的历史地位可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相比肩。1996年郑国渠遗址被列为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省水利厅将郑国渠遗产的挖掘研究及保护利用,列为全省水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组织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召开郑国渠文化研讨会,邀请省文物局、大专院校和水利专家多次到郑国渠遗址调研踏勘,搜集整理相关文物、文史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郑国渠遗产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 

  规划重点保护范围以泾河为轴带,北至泾惠渠大坝以北20米,南至郑国渠古大坝南50米,西至泾河西岸,东至现泾惠渠与公路交会处,总面积287公顷。重点保护区外延100米为一般保护区,总面积156公顷;一般保护区外延50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面积1389公顷。规划提出了郑国渠遗产的分类分级保护措施,着力打造世界级遗产保护展示区,为郑国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奠定坚实基础。(记者:郭军)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