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传统手工技艺演绎 翡翠版"文物"亮相西安

20.10.2016  21:34

  中新网陕西新闻10月19日电 (记者 阿琳娜)用翡翠制作珍藏于博物馆的历代文物,通过选料和精湛的技艺让翡翠制品表现出历史的厚重。19日,300余件翡翠文化文物创意藏品亮相西安。

  据介绍,此次展出的《今人与古人对话》系列藏品遴选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文物进行参照临摹,结合玉雕传统手工技艺予以艺术还原与演绎。该系列藏品历经3年6个月,共有28位雕刻师制作。

  记者在现场看到,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面具、唐三彩骑马俑等文物用翡翠来呈现丝毫不显突兀,雕刻师们用精湛的技艺展现出青铜器、玉器、陶瓷器的不同特点,并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物的纹饰、造型、神韵等。

  用翡翠制作的青花碗堪称“一半天做,一半人做”,其原物为明代时期的食器,雕刻师选用的翡翠质料莹泽细密,花纹如淡描青花,加之雕琢工艺巧妙,两者结合起来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据此次艺术展的艺术总监尚志伟介绍,制作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选料,也就是色泽的表现,要根据不同的器物选择不同的料,或有青铜器的味道,或有陶瓷的韵味。

  当日,“中国艺术节基金会·文化文物创意藏品开发基地”成立大会暨授牌仪式在西安举行,该基地的成立,将为文化文物创意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完)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