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钱才任性 西安画家万元终南山建诗意小屋

05.01.2015  10:16

    1987年出生的青年画家、诗人冬子(张冬),只用一天就在2015年伊始颇受瞩目。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的他,在终南山花4000元租下一处废弃老宅,且使用权是20年,2014年春,冬子又花了几千元将这处老宅改造成一院让万千城市人都艳羡的民居,就此过起了“借山而居”的生活。

    这两天,一篇名为《2014借山而居》的微信帖子被朋友圈不断刷屏。这篇写于1月2日的帖子如今已有了10万以上的阅读率,4000多人点赞。青年画家、诗人冬子就这样进入大众的视野。

    一万元就能实现“诗意地存在着

    “终南山的云彩,不但可以盖宫殿,还可以揪一块,嚼着吃。”可能是诗人的禀赋,让冬子的文字有着诗一样的语感。他花了4000元租下了一处终南山中的老宅,使用期20年。他自己动手,拆房、搬砖、挖地基、刷墙、铺地、吊顶,尽管手上磨出了水泡,冬子坚持亲力亲为、乐在其中。对房子的修整甚至对房屋旁树木的修剪,都展现出了冬子作为一个画家才会有的审美取向。“返璞归真,‘返’字是价值的体现,‘真’的程度决定价值的高度。”实际上,《2014借山而居》这篇图文配合的文字之所以吸引人,也在于文字和图片中隐藏着冬子对美的理解。

    “任何企图对疼痛的表现,都不如直接递给他一把刀子。写诗只能是接近诗,而始终无法达到诗。所以诗意地存在着,比写诗更重要。但是我又必须画画,并且写诗,那是‘诗意地存在着’之外的需求,比如‘存在’”。

    更令人羡慕的是,整个院子租金加上冬子所有的家当和收拾屋子的钱,也不过花了一万多块钱。“事实证明,有个家有个院子,还有一个桃花源,并没有那么难。”在这个“有钱就任性”的时代,相信冬子的这句话击中了很多人。

    这个时代对于闲适淡泊的日子,是有多么饥渴

    当华商报记者与冬子联系时,他并不愿多说:“我不是怕,靠诗和画赢得尊重才是痛快的,靠抖生活,那是个坑,不仅被人诟病,自己也会恶心,一不小心就会沦为心灵鸡汤、终南捷径之三流角色。”冬子强调自己不是隐居,“隐居帽子太大了,我头小”。

    1月3日,他特意写了《续借山居》,谈到自己的感受,“从昨天(记者注:1月2日)早上到凌晨12点,我的沐暄堂笔记(记者注:冬子微信公号)阅读过5万。这样的阅读率,宛如炸弹爆裂、像无数个千足虫疾走如飞。我的公号从只有55个人关注一天升到1246个人。并且这个数据还在以更快的速度疯长,我发这篇文字的时候阅读率已过10万,关注人数奔4000。于是你发现,这个时代对于闲适淡泊的日子,是有多么饥渴。”实际上,冬子的这个帖子在很多大号上被转发,如果总计下来,阅读量是以百万计的。

    冬子冷静地分析了自己帖子爆红的原因:“在那么多心灵鸡汤、隐居新闻层出不穷的时代,实实在在柴米油盐过日子的诗人被饥饿地刷屏。所以关注我的微信朋友由以下人士组成:一、清心恬淡的生活践行者;二、对清心恬淡生活向往又不得者;三、问四千块钱院子在哪找的屌丝逆袭励志者;四、会说牛×啊小伙子?你在山里吃什么?收入从哪里来的好奇者。

    冬子的帖子被如此火热地刷屏,和他配图里的轻松智慧的文字也有很大关系,描写山居生活的美图加美文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冬子。就像冬子说的,每一种生活都不可复制,因为他是他,所以他的生活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