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助患者植入"金属"下颌骨 系中西部首例

17.07.2015  12:38

  中新网陕西新闻7月16日电 (记者 张一辰)“试想,无论在我身体哪个部位取骨头来修补下颌骨,都会留下伤口,而且还存在植入骨头坏死的风险。”即将接受3D打印钛合金下颌骨修复手术的周成立16日对中新网记者如是说。

  周成立今年38岁,甘肃人,其在2015年5月于埃塞俄比亚工作时被枪弹伤及面部,致下颌骨缺损,并出现张口受限、张口右偏等症状,随后还在当地医院进行了气管切开术。2015年6月29日患者入住西安红会医院进行治疗,并于今日接受3D打印钛合金下颌骨修复手术。

  3D打印技术自出现以来,已被广泛应用到玩具、医疗、模型制造等多个领域,3D打印的原料不是传统的“”,而是能发生固化反应的材料,如树脂、塑料、陶瓷、金属,铸造用蜡等。当下,通过3D打印技术衍生出的骨骼修复、打印心脏、人工血管……将“科幻”与现实的距离无限拉近,尽管3D打印在医疗范围的应用尚处起步阶段,但其发展势头迅猛。

  西安红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龚龙岗介绍,对于该患者,手术前,先利用计算机设计出修复范围,后对患者面部骨折处进行复位,最终利用3D打印技术为患者植入“私人定制”的钛合金下颌骨。

  随着“精确医疗”概念的提出,3D打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作用也日益为中国政府所重视,2015年2月由中国工信部发布的《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中指出,计划到2016年,3D打印在医疗领域将初步成为新药研发、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工具。

  记者查阅资料显示,在江苏、贵州、河南、黑龙江、陕西、深圳等内地多省区的医疗案例中,均能发现3D打印的“身影”。

  龚龙岗认为,以往,下颌骨修复术需从患者其他部位取骨头来修补,取骨的大小、位置全凭医生个人经验。而运用3D打印技术,可避免大块骨移植及术后移植骨坏死、局部感染等情况,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亦令手术的“精准度”得以大幅提升。(完)

                       (原题:3D打印助患者植入“金属”下颌骨 系中西部地区首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