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博士打破外国垄断 给激光器装中国“心”

05.06.2015  20:50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说的是榆林市米脂县的女人漂亮,绥德县的男人能干帅气。刘兴胜就是一位绥德“品牌男人”。他是一名海归,堪称中国当代高 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研发领域的“一哥”,是我国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产业化的开拓者与领跑者,创办的炬光 科技 牢固把持着最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刘兴胜说:“我 们的目标是5年进入世界前三强,希望到那时,世界同行只要用到半导体激光器,就能想到中国的炬光。

绥德汉”的漫漫创业路

刘兴胜1973年出生在 陕西 北部的绥德农家。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北京大学读硕士,后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到留美工作,回国创 业,刘兴胜的人生履历中,两次关键性抉择奠定了他的创业基础。一次是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国创业;一次是走出科研实验室,转向市场的产业化尝试。

在美期间,他拥有6项美国、欧洲专利,研发出世界首个芯片倒装技术的半导体激光器,带领团队开发出多款价值高昂的激光器产品。他将人生理想锁定在“要把炬光做成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半导体激光器公司”。

另外一次选择源于他发现了产业的魅力,并决心一展身手。刘兴胜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美国康宁公司,这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的5年实验室工作,让刘兴胜深刻感受到研究室的“精彩”与“局限”,“作为一名研发人员,懂得生产是非常重要的”。

刘兴胜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在西方已经产业化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行业,在国内却蕴含巨大发展空间”。2007年8月,34岁的刘兴胜从美国 回到故乡陕西,与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科研生产平台结合,发起创立了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有着众多高校和资源,而且也是家乡,所以选择 西安,为家乡作点贡献。”刘兴胜用带有陕北口音的普通话告诉记者。

牵头制定行业“国家标准

在刘兴胜看来,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想要持续发展,最根本的是要靠“自主创新”。鼓励“自主创新”已成为一种文化,还写进了公司章程。按照条例,公司研发投入不能低于8%。事实上,据刘兴胜介绍,“炬光科技”每年用于研发的投入都占到企业总销售收入的20%以上。

2013年,“炬光科技”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我国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领域第一个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业。目前,这里已有3位在站 博士后。而公司的300名员工中,超过45%从事研发,9人拥有海外留学背景,一半以上拥有国际500强知名企业核心技术岗位任职经历。几年时间,“炬光 科技”迅速在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攻克了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领域九大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2015年,由“炬光科技”主导起草的《半导体激光器总规范》、《半导体激光器测试方法》两项国家标准颁布并出版,这是国内首次对半导体激光器进行系统的国家标准 制定。以更优的性能、更低廉的价格快速占领市场,彻底打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和销售垄断。刘兴胜也成为中国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领域的领军人物,先后入 选国家首批“千人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给激光器装上中国“

用激光点亮生活”是“炬光科技”的座右铭。从美容美肤仪到电脑投影器,从牙科治疗仪到3D打印机,“炬光科技”开发出的半导体激光器产品,已广泛应用 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心脏”部件,就是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公司董事长刘兴胜博士告诉记者:“我们研制生产的就是这个‘心脏’。” 目前,“炬光科技”的半导体激光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还引领学科前沿。这些成就,来源于刘兴胜和他的创业团队对科研创新的执着、对国际市场的 前瞻。

我国著名激光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评价:“西安炬光科技研制生产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某些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终于有了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