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品城市 引领绿色发展
西安日报 国庆前夕,家住长安区凤栖社区的年轻人李鑫准备回趟老家,“我和老公商量了,打算把父母都接过来,让他们好好地享受一下晚年生活。”说起在长安买房置业,李鑫开心地说,“不仅仅是因为离市中心近,更重要的是因为居住环境很好,配套设施齐全,人文气息浓郁,在这里生活我们很满足。”
近年来,长安区以打造天蓝水清地绿的城乡环境、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的现代化城市为目标,加快推动“精品城市”战略,加大城乡基础设施投入,拓展升级城市服务功能,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和功能,推动城市建管向科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使长安区成为了创业者向往、本地人自豪、外地人羡慕的生态宜居城市。
“从这里看蓝天,望南山,一览无余,拍摄的照片可以制作成电脑桌面。”经常在西长安街行摄的大学生张梦洁说,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最不喜欢城市里纵横交错的电缆电线,而在长安城区里,画面里的道路干净整洁,绿景精致美丽,还有面带幸福笑容的长安人,很容易收获完美图影,她拍摄的两组照片还获得了摄影大奖。针对城区内“乱如麻”现象,长安区持续推进城市线缆落地工程,结合南长安街改造项目,实施南长安街、凤栖西路等路段架空线缆落地地埋工作,整理长兴路、西长安街等落地电缆5100米,让道路沿线和城区上空清透亮丽、风景怡人。同时,清理废弃市政设施,召集电力、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产权单位,清理废弃杆体110根,废弃箱体12处,废弃指示牌、无主牌等40个,进一步净化了长安城市空间环境。
如果说山清水碧是长安如画美景的主色调,那么平整光洁的城市道路,便是这幅风景画上诗情写意的构图线条。近年来,按照规划更精致、建设更精美的标准,长安区对城区凤栖西路、新华街、文化街、青年街、南长安街、广场北路等人流量较大的重点路段实施综合改造工程,改造市政道路12万平米,人行道16万平米,有力改善了城区市民的生活环境。同时,完成了沿文苑路南延伸段、翰林路南延伸段至南横线的排水主干网工程,有效解决了郭杜南部区域排水无出路、香积大街常年积水问题。完成了城区道路普查,修补破损人行道6万余平方米,更换井盖、井篦2000口,修补市政道路近5万平方米,安装下水井防坠网3800套,有效提高了城市道路行人安全性。
如今,在西长安街上,一座座造型古朴的公共卫生间和环卫休憩亭成了靓丽的风景。“虽然都是些小细节,但是能深切地感觉到这座城市对人的关怀和尊重。”在西安跑出租的张师傅,之所以经常会载客到韦曲来,就是因为在这儿能够享受到很多的便利。据了解,今年长安区计划投资400万元,新建5座公厕,10座集生活垃圾收集、保洁员休息为一体的新型环卫综合服务亭。目前,城区的公厕已达37座,环卫综合服务亭52座,这些温馨便捷的市政设施极大地方便了过往市民和环卫工人,也让这座城市更具亲和力和文明魅力。
还有人行天桥的架设、城市亮化的设计、广场绿地的完善、道路绿化的延伸……一些看似细小的环节,却时时影响着本地市民的生活,关系着外来游客对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按照长安城市建设“路线图”,一个个时间节点上市政建设如期完工,今年还将新增900辆公共自行车,满足地铁站周边、学校和商业区附近市民的用车需求;新建公共停车位500个,进一步规范城区车辆停放;文苑南路跨街天桥已经建设完工投入使用,方便了周边市民的通行;更换安装滨河大道沿线的市政路灯,为潏河两岸的夜晚再添一景……一项项从细处着眼的小工程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大关怀,得到广大百姓的交口称赞,也让外来游客醉心流连。 杨 丹
——长安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