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扶风县城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12.01.2016  10:27
  近年来,咸阳市扶风县委、县政府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以增强县城和重点镇辐射带动能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为重点,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城镇建设整体态势良好。   (一)城市规划科学定位。 2010年修编县城总体规划,县城规划面积由7平方公里扩展到15平方公里。按照“北联、南进、东限、西融”发展思路和“一城两区,轴线贯通,组团相生”空间布局,依托“一环绕城、两带览城、三廊联城、多轴穿城”绿化格局,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世界级佛教文化中心、全国文化旅游名城。近年来,在县城总体规划的调控下,我县相继编制完成县城老区、旅游文化产业园区、机械加工工业园、绛帐科技工业园等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绿地、照明、环卫、燃气、排水等专项规划,形成了总规、控规、详规、专业性规划全覆盖的规划体系。   (二)关中最美县城建设特色彰显。 以建设“设施美、生态美、内涵美、人文美”的关中最美县城为目标,按照“拓展新区、优化老区、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建设思路,近两年累计投资4.3亿元实施城镇基础设施项目38个。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7万人;城区道路总面积83.1万平方米;绿地率34.6%,绿化覆盖率39.2%,人均公共绿地9.2平方米;燃气覆盖率95%,路灯覆盖率100%,亮灯率98%以上;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污水集中处理率99%。一个新老区互融互通,功能日趋完善、品位显著提升、活力日益显现的旅游型县城已初具规模。   (三)城市管理高效有序。 深入推进城市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四大提升工程”,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实行县直各部门“包街路巷”和沿街各商户门前“四包”责任制,狠抓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绿化养护等专项整治,初步形成了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的城市管理机制。   (四)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 积极推进镇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投资7.8亿元,实施道路排水、游园广场、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6个;法门重点示范镇、绛帐市级重点镇两年投资38.7亿元,实施城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项目52个,产业项目21个,城镇承载能力大幅提高。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两年来投资1.3亿元,高标准完成105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五)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升。 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轨,全县参保人数达20.74万人,综合参保率99.65%,享受待遇6.6万人;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参保参合人数388765人,参合率为100%;低保户、退伍军人、孤寡老人等29826人做到了应保尽保;积极实施农村校舍危房改造和城镇卫生院、标准化村室建设,农村教育、医疗水平明显提高;加快农村文化书屋、体育设施、游园广场建设,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不断丰富。   “十三五”期间,扶风县将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加快发展、追赶超越为主线,以“一带三镇”建设为引领,外争资金、内挖潜力,推动渭河沿线统筹城乡示范带和城关街道、法门镇、绛帐镇3个重点镇率先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以新农村建设为支撑,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快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来源:宝鸡市人民政府网)                责任编辑/孙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