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贵州地产石斛、半夏等7种中药材产地适宜性评价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通过验收

21.02.2017  17:03

  2017年1月12-13日,贵州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贵州科学院承担的省科技重大专项 “贵州地产石斛、半夏等7种中药材产地适宜性评价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进行验收,验收采取现场考察与会议验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对项目实施地剑河、都匀的考察并听取项目承担单位的汇报,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完成了项目合同书规定的任务和指标,一致建议通过验收。
      该项目开展了7种中药材质量、产量和产地环境研究,建立了中药材产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适宜性评价数字化工作平台,制定了7种中药材产地适宜性评价和种植区划,并在施秉、道真等地建立了8个示范基地683亩,辐射面积68418亩,亩均产值新增10.24%以上,经专家现场测产,推算累计产值3.8亿元以上。
      项目实施期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件,授权2件,发表论文64篇,其中核心期刊35篇。获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培养博士1 名、硕士15名,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户1366人次。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