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城建项目管理 推动城市有序发展

23.12.2015  08:18
  城建项目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如何抓好抓实项目建设管理、充分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以此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是城建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想明白,合理提出项目   项目能否启动实施,关键在于项目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项目在经各个单位层层筛选初步确定后,还要深入调研、反复研讨、严格把关,想明白是否符合政策导向、发展需求和群众意愿,确保项目安排科学合理。   1.想明白,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的新部署、新任务、新要求,既是建设部门的使命担当和工作职责,更是推动城建工作有序开展的具体举措和重要保障。   2.想明白,是否符合本地发展实际。要围绕城市近期发展目标和远期规划,根据城市发展阶段和政府财政能力,本着尊重历史、尊重自然、注重特色的原则,科学安排符合本地发展的项目,避免出现好高骛远、贪大求洋等脱离城建工作实际的现象。   3.想明白,是否符合广大市民意愿。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市民,既是城市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城建工作的应有之责。   讲清楚,争取项目支持   项目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项目是否得到有力支持,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项目在经充分论证具备实施条件后,要及时同责任单位沟通好、向上级领导汇报好、向广大市民宣传好,讲清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操作性,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项目实施得到广泛支持。   1.论证好,讲清楚可行性。可行性论证是项目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项目计划提出后,要及时收集项目相关基础资料,并根据项目投资大小、难易程度、实施效果,及时组织专家、学者及财政、发改等有关部门,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   2.宣传好,讲清楚必要性。城建项目虽有利于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改善城市宜居环境、提高市民幸福指数,但在具体实施时因涉及征地拆迁、杆线迁移、道路占用等问题,短期内不可避免地影响城市部分功能正常运行,给市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要顺利推进项目,真正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就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媒体报道、现场公示、集中座谈、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市民讲清楚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真正凝聚社会共识,取得广泛支持。   3.汇报好,讲清楚操作性。在具体项目安排中,不仅要综合分析项目实施的必要性,科学论证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还要深入研究项目实施的操作性。要结合城建工作安排和项目实际情况,统筹考虑项目、资金、土地、征迁四大要素,对每个拟建项目所需资金、用地和征迁量进行全面分析测算,明确好投资规模、实施主体、建设内容、工期安排、资金来源等具体事宜,并做好与土地、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力求项目安排更具体、可量化、易操作。   干到位,抓好项目落实   项目能否发挥效益,关键在于项目推进是否有力,是否具有规范性和操作性。项目在列入年度计划启动实施后,要严格程序、规范管理、强化保障,全力以赴狠抓落实,确保项目按时完工尽早投入运行。   1.规范操作,抓好前期工作。前期工作作为项目实施的关键,不仅是项目顺利开工的前提和工作基础,更是提高项目投资决策水平、发挥经济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   2.规范管理,抓好关键环节。城建项目投资大、数量多、工期紧,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等各类风险始终较为突出。作为项目建设的主力军,城建部门要加强项目各类风险掌控,保障项目依法依规高效推进,不仅需要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认真贯彻省、市有关项目建设管理的文件精神,还要不断加强自身制度建设,构建项目建设管理长效机制,健全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项目建设管理体系。要按照全面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围绕项目造价咨询、招投标、工程变更、安全质量监管、竣工验收和移交管理等关键环节,制定办法、明确流程、细化操作,把好项目预算关、执行关、制度关。   3.规范机制,抓好项目推进。项目推进主要在落实,抓好落实关键靠机制。项目启动实施后,要着力在组织、调度、督察等方面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资金短缺、进度滞后等有关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同时,要积极发挥城建部门行业监管作用,在规划监管、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竣工验收、档案移交等方面加强监管力度,加大督察频率,对影响项目推进的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关键部位要进行跟踪督导,确保项目依法依规顺利推进。(来源:中国建设报)                 责任编辑/孙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