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区教育局: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提升德育水平

30.03.2016  17:55
            近年来,华州区教育局把“立德树人”作为德育教育内核,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正确引导,点滴渗透,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该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要求各校要充分认识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和健体习惯,养成优秀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具备安全生存、文明生活、健康成长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做一个善学习、会自理、有教养、守公德的好公民。             ---- 细化内容,分段推进,教育学生养成五大行为习惯。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程度,在行为习惯设定中,该局把教育目标划分为小学段和中学段两个层次,小学段旨在培养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讲究卫生、热爱劳动、勤俭节约、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兴趣广泛等基本行为习惯;中学段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科学意识和自主意识,提升学生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和习惯。主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生活习惯、良好卫生习惯、体育锻炼习惯五大行为习惯。             ---- 家校共建,师生互动,优化行为习惯培养环境。 该局采用规范化、具体化、循序渐进化、知行统一化四化原则,要求各校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教育动员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发挥示范作用、规范升旗仪式、唱好国歌和队歌等主题活动、探求适应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发挥学校教育对行为习惯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完善家访制度,了解行为习惯基础,提高行为习惯教育的针对性,发挥家庭教育对行为习惯教育的作用。加强校外联系,主动争取社区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形成家校合作,师生共建,社会共鸣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环境。             ---- 全力保障,合力融入,落实行为习惯教育效果。 该局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要求各学校成立组织机构,制订实施方案,从五方面着手保障习惯养成教育,落实教育效果。一是把中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学校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来抓。二是积极宣传发动,通过集中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把养成教育转化为行为自觉。三是广大教师率先垂范,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四是注重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五是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作为作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班级评价、评优树模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作为对学校督导评估、检查评比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悉,该局表示将在年末评选出年度“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示范学校”予以表彰。(文/曹宁) (责任编辑:卢延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