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入 强整合:汉阴县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取得新成效

30.12.2014  18:49
            近年来,汉阴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实施薄弱学校改造,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把推进“均衡教育”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以实施“双高双普”创建省级教育强县为契机,以促进教育公平为主线,加大财政投入,扎实推进薄弱学校的建设工作,全面实现了办学条件和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突破。             一是基础设施条件有效改善。 近年来,该县在抢抓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中小学安全工程项目等重大机遇同时,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扎实推进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2亿余元资金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其中,2011年投入资金3300万元,实施了73项校建工程;2012、2013年,共投入了1亿余元用于启动了215处工程;2014年筹措校建资金5700万元,规划了77处校建工程,已新建、改扩建校舍4.5万余平方米,基本消除了“三无”校舍和D级危房校舍,各级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             二是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以教学设施设备信息化为重点,全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该县2012年争取到民生工程项目资金460万元用于购买教学仪器,并相继配发到学校;2013年投入财政资金800余万元,为28所重点学校基本配齐教学设备,为23所学校配备40套多媒体设施和远程教学器材;2014年投入510万元采购一批计算机、多媒体等部室设施,目前各项设备即将配备到位。扎实推进校园安保设施建设,先后投入500余万元为漩涡中学等30所学校安装监控、消防等安保设施,该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三是寄宿学校环境切实改善。 不断加大投入,分步推进寄宿制学校配套设施建设,先后实施了边远艰苦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试点项目,投资1200万元新建教师周转宿舍1万余平方米;抢抓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食堂建设项目机遇,投资3300多万元完成了46所中小学学生食堂改造建设,建设面积达2.36万平方米。全面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在涧池初中等15所学校实施了营养午餐,在暂不具备供餐条件的学校继续实施“蛋奶工程”,确保覆盖率达100%;积极自筹资金开展“冬日暖阳”活动,为8288名中小学在校寄宿生购买棉被及床上用品,有效改善了学生的寄宿条件。             四是教学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通过全面改薄工作的大力实施,师生工作生活环境不断优化,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开展校本研修,提升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2012年以来,该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率均达100%,小学巩固率100%,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8%以内,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稳步提升。我县各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成功立项国家、省、市、县、校级研修课题80余个,共培养省级教学能手17名,市级教学能手33名,县级教学能手130名。 (责任编辑:陈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