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旧投新”新收益?别上当!实为新型骗局

04.03.2022  16:32

            平安人寿陕西分公司提醒:选择正规渠道依法维权,警惕“高收益”陷阱

  投资两年,年化利率将近20%,这样的投资产品,真的靠谱吗?近期,有不少老年消费者遭遇这样的投资陷阱。不法分子是如何让老年人拿出钱进行所谓“投资”的呢?原来,这些老年人都曾购买过保险产品,不法分子通过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将老年人退保的保费用来非法集资,这是近年来金融领域出现的新型诈骗手段,不仅严重误导消费者,还使消费者面临众多风险隐患。

   案情概要

  李先生,今年七十岁。最近手机经常收到陌生号码的来电,对方自称是某保险中介公司员工张某,谈及李先生多年前购买的分红保险收益的情况,张某不断暗示这份保险收益较低,并建议李先生前往其公司重新讲解保单,听了张某对保单的解释说明,李先生心中产生了退保的念头,表示愿意到公司让张某做保单讲解。

  几天后,李先生如约来到张某提供的公司地址, 张某将李先生带入一间会客间,经过其一番核算讲解,李先生的这份保单看起来确实不太“划算”。对方趁李先生动摇之时,开始大力宣传公司新推出的某理财项目——投资2年,期限短,年化利率最高将近20%!张某表示,可以帮助李先生办理该险种的退保,但款到帐后,必须用于投资张某公司的项目。

  李先生表示要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回家后,李先生前思后想,还是觉得不太稳妥,于是果断回绝了对方。正是李先生的这份警惕让他避免了一场骗局。

  案例警示

  一、 选择正规渠道依法维权

  保险消费者如对保险产品有疑问或相关服务需要,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公布的官方维权热线或服务渠道反映诉求。如消费者未能与保险公司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可以向当地保险行业协会合同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向金融监管部门反映,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通过正规渠道提出合理诉求或者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二、 警惕“高收益”陷阱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表示,这类不法行为不仅危害消费者财产安全,暗藏集资诈骗风险,而且危害消费者信息安全。不法代理组织取得消费者委托后,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信息、通讯信息、家庭住址、金融帐户、保险合同等敏感信息,个人信息存在被恶意使用、违法泄露或买卖等风险。此外,消费者如果受蒙骗退保正常的保险合同,不仅丧失风险保障,未来再次投保时,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会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

编辑: 石彬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创意微视频|微光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