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西安遭日军轰炸147次 空投炸弹3657枚

15.08.2015  18:08

汉台 网8月15日讯 (记者张佳 实习生辛无忧 辛泽铭 孙菲) 抗战期间西安频遭日军轰炸。昨日,在市委办公楼里首展的“西安抗战纪实”图片展上,以西安市档案馆馆藏抗战档案为基础,真实再现了这段历史。

日军共向西安空投炸弹3657枚

抗日战争期间,西安作为西北军事重镇和抗日前线有力的后方支援,成为日军飞机轰炸的重点目标之一。卢沟桥事变后,日军飞机开始频频飞临西安上空,从事侦察、轰炸。后来日本陆军航空队在山西建立中心基地后,对西安的空袭活动更加频繁和猖狂。

昨 日展览的“西安抗战时期日机空袭及人口伤亡统计表”显示,自1937年至1944年,日军空袭西安累计147次,共出动敌机1232架次,投弹3657枚,造成2719人死亡、1228人被炸伤,7972间房屋被日军投弹炸毁,日军轰炸西安城给西安人民造成巨大的伤亡和极其严重的后果。

钟楼鼓楼均遭不同程度轰炸

在展出的档案中,有两份档案记录的是西安钟楼和鼓楼遭日军轰炸的记载,其中明确提到:“鼓楼屋顶前被轰炸”“钟楼西门被敌机轰炸致夯土外露”。

日本侵略军对西安长达7年的轰炸中,城内军民积极开展反轰炸斗争。档案显示:1935年4月, 陕西 省成立了西安防空团,负责警戒警备、灯火管制、救护、防毒避难指导、警报等工作。

一张1952年维修鼓楼时拍摄的照片显示,鼓楼顶上当时还有一个瞭望哨。据西安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瞭望哨是为了防止日机空袭而建立的,当时有人站岗,一旦发现有空袭情况,会立刻拉响全城警报,电告政府疏散民众。

为躲空袭在城墙开多处城门

日军肆意轰炸西安城,西安防空司令部组织修筑郊外防空壕474个,市区防空壕2300个,有档案和照片显示当时百姓为了躲避轰炸,在城墙内外侧挖掘防空洞650孔,私人修建的地下防空室就有714处。

根 据当时西京建委会为督促开辟大差市城门以应防空急需的函件显示,因日寇飞机轰炸,为便于群众逃出城外,当局拟在城墙上开凿“大差市防空便门”,至于是现在 哪个城门,目前还难以佐证。据工作人员说,当年在小差市南城墙上开凿“小差市防空便门”,据考证1944年后,改名为建国门。

此次“西安抗战纪实”图片展览选用296份珍贵档案和史料图片,全方位、多视角再现了陕西在抗战中浴血奋战的历史长卷。首展后将在市级机关、广场、社区、学校和各区县巡回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