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抢救性发掘一座罕见的元代壁画墓

19.01.2015  04:27

汉台 网1月19日电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去年在陜北抢救性发掘了一座罕见的元代壁画墓,石砌的墓室内遍布彩色壁画,其内容主要表现墓主的享乐生活等。

新华社报道,专家认为,这是陜北地区首次科学考古发掘的元代壁画墓,其壁画在陜西古代壁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为构绘黄河流域(尤其是大河套地区)的元代社会生活图景等提供了珍贵资料。

据了解,这座壁画墓位于榆林市横山县高镇罗圪台村。作为石砌单室壁画墓,其主要由墓道、封门石、甬道、墓门和墓室组成,全长6.1米。其甬道顶部素面,两壁绘壁画;其墓门由门额、立柱、门槛以及两扇石门组成。

主持考古发掘的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邢福来说,墓室底部平面呈八边形,墓室下部直壁高1米,除墓门外,其余七边均由两块条石迭砌而成,其上以内弧的石块收成穹窿顶,共9层,最后以一直径为0.8米的圆形石板封顶,建筑十分讲究。

进入墓室,可见室内通绘壁画。墓室西壁所绘的夫妇并坐宴饮图,是该墓壁画的主体图案:墓主夫妇6人并坐于长榻上,身后为四出方格纹屏风,上有帷幔轻挂。 男主人坐于中间,正面向前,5位夫人分别坐在男主人两侧,微微侧身袖手望向男主人,夫人均内着左衽短襦衫,外罩开襟半袖衫,下穿长裙。

在墓室的北壁和南壁,分别绘三名乐手。北壁保存较差,南壁乐手分持长笛、笳、琵琶演奏。同时,东南壁尚有一击鼓手,东北壁虽壁画已完全剥落。

围绕着墓主夫妇,周遭还绘有7幅孝子图,分别为“舜耕历山”“孟宗哭竹”“郭巨埋儿”“元觉劝父”“王祥卧冰”“伯俞泣杖”及“鹿乳奉亲”,孝子图间绘有卷云纹和树木间隔,犹如连环画一般。

邢福来说,墓室内部情况因被扰乱多已不明,仍发现4具人骨和较多的烧骨。随葬品有黑瓷碗、黑瓷罐、铜钱、铜钗等,再结合墓葬形制及壁画特征判断,这无疑是一座元代墓葬。

此前,陜北地区屡有宋金时期的壁画墓出土,但属于元代的壁画墓鲜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