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亭夹缝中生存的“城市名片”

14.05.2015  19:44
报刊亭夹缝中生存的“城市名片” - 古汉台
报刊亭夹缝中生存的“城市名片” - 古汉台
来源: i0.tobei.cn

报刊亭的经营者在生意无人问津之时,常常通过聊电话或者发呆打发时间。

非常破旧的报刊亭在城市迅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显得格格不入

作为城市文化传播的窗口,报刊亭曾经很受市民的欢迎。然而,近来不少市民发现,想在家附近的报刊亭买份报纸,它却早已“关门大吉”。新媒体的冲击以及电 子阅读方式的更新,使阅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那些记忆中遍布街道和公交站点的绿色铁皮房却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作为市民购买书报,提升全民阅读水平的一 个重要窗口,小小报亭如今面临着结构性调整的困境。支持拆除的人理由充分:门脸破旧,影响市容……反对拆除的人言辞恳切:报刊亭是展示城市文化内涵的窗 口,是百姓购买书报最便捷的渠道……随着全国其他城市开始对报刊亭进行升级改造,使得小小报刊亭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以崭新的面貌重新融入百姓的日常生 活。如何对我市报刊亭进行“整容改造”,构建起新的阅读文化生态,远非一日之功。

一道正在消失的风景线

仿佛一夜之间,移动互联网大潮席卷了生活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日月每从肩上过,江山常在掌中看。”报刊亭,这个曾经承载着重要文化符号意义的角落,如今颇为“失落”。

在商洛市区仅存的10多家报亭,记者看见,绿色亭身的报刊亭开始发黄,小小的雨篷也破旧了许多,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少在此购买书报。市汽车站是我市人流量 较大的一个聚集点,每天熙熙攘攘过往的行人络绎不绝。在这里经营报刊亭的郭女士告诉记者,现在生意很难做,报纸销量下降,有时先把旧的报纸卖完了再订新 的,每期从邮局拿来的报纸还卖不到三分之一。

在记者蹲点采访的一个小时内,前来购买书报的旅客寥寥无几,大多是来买香烟和饮料。郭女士说,经 营这家报亭已有七八年了,过去是在街边经营,生意很俏火,一期报纸能卖七八十份。后来在市政管理的统一要求下,报刊亭“让路设点”,即从路边挪到规定范围 内经营,生意开始走下坡路。“诸如过去卖得比较好的《参考消息》,现在连20份都卖不动。

其实郭女士遇到的这种问题并非个例,几乎城区所有的报亭都面临这种窘况。

在中心广场附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报亭经营户告诉记者,年前花了两三万元从别人手里接管了这个报刊亭,一季度从邮局购了价值5000多元的书报,现在书才卖了一半,报纸卖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书报只有当废纸卖了。

为了扭转这种只赔不赚的局面,一些个体经营户也在尝试在卖书报之外,开始售卖香烟、饮料、玉米和烤肠。“做的都是小本生意,按目前这种经营状况来看,守 着这个报刊亭很难生存下去,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如果不靠卖水、卖饮料撑着,报刊亭早就倒闭了。”一报刊经营者一语道破了这个行业的艰难与尴尬。像她这 样能把报刊亭开着的已属幸运,更多的同行则已黯然离去。

市报刊发行局局长董艳丽告诉记者,10年之前,全市共有近40个报刊亭,各个县区都有四五个。后来由于城区道路扩建,其他县区的报亭因为占道经营陆续被拆了,目前仅剩下商州城区的10多家。

董艳丽说,随着商洛流动人口的增多,纸媒的发行渠道主要还是靠单一的单位和私人订购,在移动互联网大潮的裹挟下,商州城区这些内容单一、门脸陈旧的报亭 迅速衰落下去。为了应对这一趋势,他们打算投资100万元新建10个新报刊亭,将其升级为便民服务的“便民服务亭”,不仅可以售卖书报,也可以叠加话费充 值、飞机票代购、水电费缴纳等业务。然而这一建议还没有被上级主管部门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