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网络司法拍卖研讨会透露 网络司法拍卖司法解释起草完毕

25.03.2016  09:40
        3月23日,由法制日报社主办的“第二届网络司法拍卖研讨会”在京召开。会上,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有关负责人透露,在征求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意见后,六易其稿的网络司法拍卖司法解释已经进入报批程序。

        2015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大司法拍卖方式改革力度,重点推行网络司法拍卖模式”。2015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法院开展司法拍卖应全面推行网上拍卖方式”。

        2012年6月26日,淘宝司法拍卖平台正式上线,成为我国首个也是目前最大的司法网拍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超过1200家法院入驻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迄今累计进行网拍超过19万次,成功处置标的物总金额约1200亿元。仅2015年一年,淘宝拍卖就为当事人节省佣金超20亿元,网络平台的“零佣金”优势凸显。

        据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处处长饶文军介绍,从近几年的实践情况看,除了成交率、溢价率实现双高,网络司法拍卖也将传统司法拍卖平均6个月的资产处置周期,大幅提高到平均只需2至3个月。

        “经过司法网络拍卖的标的物,就算未能拍卖成交,绝大多数也能实现询价功能,最终也都能够通过变卖、以物抵债等方式进行处置,真正因无法处置而退回被执行人的不足5%。”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褚红军说。

        此次司法解释,将以问题为导向,规范网络司法拍卖行为,解决拍卖中各地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同时在权利救济、责任承担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来自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法院系统的代表,海关总署、西部产权交易所、拍卖协会、淘宝司法拍卖平台、律师事务所的代表,以及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的专家学者等40余人出席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