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拟禁止打车软件显示乘客目的地你怎么看?

20.10.2014  13:31

  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公布一项征求意见稿,准备进一步规范出租车电调工具及打车软件。其中颇具争议的一点是,禁止打车软件显示乘客目的地。

  对此,上海市交通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打车软件本来争议很大,例如是否显示目的地,其实各有利弊。本次出台征求意见,就是想倾听社会各方意见,最终是以方便公众出行为目的。

  记者了解到,除了不允许显示目的地外,其他针对打车软件的规范在上海已基本实现。例如,现在通过“快的”接单的出租车都会显示“电调”,在上海“快的”也不支持加价功能。

  对于禁止显示乘客目的地,业内人士认为,“显示目的地是信息化的一部分,因为司机加油、换班、回家时,一般希望带顺路的乘客。如果不能显示,为免拒载,在上述时段,有些司机宁愿空驶也不愿多跑路。

  不少乘客对此颇为欢迎。在上海陆家嘴工作的孙先生说,陆家嘴打车本来非常困难,司机一般会根据加价金额和目的地挑客,这让打车变得更加困难。所以对于“禁止加价和不显示目的地,我是完全支持的”。

  不过,也有消费者认为,对打车软件一刀切并不合适。“有时候确实着急,宁愿多加点钱。而且告知目的地,也方便司机作出选择,这也符合市场规律。规定一旦实施,打车的成功率肯定会降低。

   ■新闻背景

  打车软件

  到底有没有改善出行

  从年初“补贴大战”以来,打车软件迅速进入百姓生活。那么,打车软件到底有没有改善出行呢?易观国际数据显示,截至6月,中国打车软件累计账户规模达1.3亿。

  不少乘客表示,使用打车软件减少了等车时间,对于有计划的出行和提高高峰时段打车成功率尤其方便。

  出租车司机也同样是受益者。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打车软件经济与社会影响调研报告》显示,在使用打车软件后,接近95%的司机认为提高了月收入,超过90%的司机认为降低了空驶率。

  (原标题:上海拟禁止打车软件显示乘客目的地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