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生活与拷问人性

09.12.2014  13:28

  有一位很有名的小说家写过这么一段话:我创作小说,着力点是八个字,拥抱生活,拷问人性。

  我为此而思考了许久,终于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

  拥抱生活,这句话不难懂,也容易受到认同,得到共鸣。

  人,既然要生存下去,当然就要有自己的生活天地啦!因此,我们对于现实生活无法摆脱、无法逃避,无论苦乐,我们都得随时随地和生活作亲密的拥抱——无论这是个柔情蜜意的拥抱,还是一个压得你喘不过气来的熊抱!

  在这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依归的情况中,一个作家,正好便是在接近生活、拥抱生活的指引下,找到他写作的题材,塑造出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你不去拥抱生活,便不会察觉到它的脉搏跳动;不会感受到它的温暖或冰凉;甚至,连生活的气味你都会嗅不到呢!

  上面引述的那位作家说的后一句“拷问人性”,却是颇凌厉的一记穿心剑。

  人性,当然是小说创作中主要的、必须成功占领的高地。但是,一直以来,许多作家都是以比较平和、静态的旁观姿态来看人性因素的,都强调在小说作品中要写好人,而要写好人,就要从探讨人性、解剖人性入手。

  然而,用到“拷问人性”这个词语,令我颇受震动,但冷静地思考之后,又觉得“拷问”这个动词用得必要。一篇小说中,人物的表情、语言、行为……都出自他的性格,即人性。而要把人性揭露得深刻、真实,就一定要查根问底,不断地从故事情节发生的矛盾纠葛中,挖掘出善良的人性的宝藏,也查探出邪恶的人性的毒苗,更少不了对人物的种种行为问一个“为什么?”(鲁茂,文章摘自《澳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