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职院积极探索校企“四合作”培育人才促进就业

11.01.2015  13:16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校企“四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实现地方、产业、行业、企业和学校多方共赢,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稳步提升。   健全机制 搭建校企合作发展平台               ——设立专门机构,形成良性运行机制。 2008年,该院率先成立校企合作处,并将校企合作和学生就业有机结合,51个专业成立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把校企合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部门及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划拨校企合作专项资金和设立奖励基金。从组织、制度、资金等方面保障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构建多方参与的联动运行体制、机制。             ——组建职教集团,推进集团化办学。 该院主动寻求校企最佳契合点,搭建企业融入学院的平台,在全省职业院校中较早组建了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以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子项目―-集团化办学改革项目为契机,实现政府、行业、学校、业四方通力合作,共育人才、共创品牌。有效解决了校企合作中“合多做少”“短期效应”“一头热”等共性问题。集团成员间已形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动态运行、有序发展”的合作模式。其中,与集团成员中国船舶重工第十二研究所联合,组建周边20家企业参加的精密热加工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就是技术合作的典型。             ——内引外联,加强多方合作。 近年来,学院与600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各类校企合作协议,与全国百余家机械工业联合会骨干会员企业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协作关系,与政府机构、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等合作发展,将专业建设与产业、行业、企业需求结合。同时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德国、韩国、爱尔兰和台湾地区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选派优秀学生赴德国等国攻读工程硕士并就业。
工学交替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该院依托深厚行业基础,紧盯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办学模式,不断提高学院对接地方产业、专业对接行业企业和学生对接职业岗位的“三对接”水平,探索出“联合共建模式、柔性顶岗实习模式、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等10种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模式。             该院充分利用学院和社会资源,探索形成“基础训练——仿真锻炼——实战操练”三层递进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成功实现校办工厂由“生产经营型”向“教学生产型”转型,建成在全国同类院校中规模最大的机加工技术训练中心,打造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技术服务”五位一体的实训中心,与欧姆龙、发那科、德马吉等公司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校内实训中心集群。实现了教学从课堂直通生产岗位,学习与就业的匹配接轨。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工作岗位,强化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就业信息平台、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该院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先后有200多名学生入职西安三星半导体有限公司;我国第一家智能化企业——宁夏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820多名员工中近50%是我院毕业生,16个班长中有13个是我们的学生;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先后共聘用我院15名毕业生担任实训指导教师。   文化融合 定向培养 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该院大力推行“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把文化育人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社会拓展融于一体,努力使特色校园文化成为学生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匹配性接口”和具有发展后劲的“基础性平台”。该院建成了160余家全国骨干企业“文化长廊”和100余名优秀校友“风采走廊”,不定期深入企业举办“校企情深”文化交流,近年来先后有100多位劳动模范、技术和管理专家、优秀校友等做客“文化大讲堂”,融合企业精神的和专业技术的校企文化磁场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近年来,该院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设企业冠名订单班95个,与企业完全对接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定向培养过程积淀形成。其中,与世界500强——日本欧姆龙公司合办的“欧姆龙”订单班就是“校企一体”订单培养的典型。该班从顶层设计开始就按照国际员工的总要求制定培养计划,全套引入企业技术培训包,结合欧姆龙特点联合开发了《生产计划》、《现场优化》、《全员管理》(TPM)、《工业工程》(IE)、《品质管理》等12门课程;先后有150余名欧姆龙公司的专家、一线技术骨干来校授课,同时选派师生赴日本深造;企业将生产一线备用的价值近600万设备捐赠给我们学院,学生在实训中使用的是与生产一线完全一样的设备,并模拟各种故障由学生排除,这样,学生到企业后直接上手,不用再培训。以此设备为依托建成了集教学、培训、职业认证等功能于一体的工业自动化实训中心和欧姆龙培训中心;公司总裁等企业专家先后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20余场,派遣管理干部驻校,实行校企双班主任制管理,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现场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进行小改小革,每年奖励学生的奖学金超过40万元,真正实现学生的专业课程、技能训练、职业素养、文化熏陶与企业需求零距离。2013年,该院又与全球第二大食品公司美国亿滋公司开办了“亿滋”订单班,亿滋公司把订单培养纳入企业的“亿滋中国技术培训生项目”。2014年又与西安高新开发区、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合作,面向园区企业提供定制培养。   走进企业 服务社会 实现企业学生家长三满意               多年来,该院坚持开展走进社会、走进学生家庭、走进企业的“三走进”活动,完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体系,累计走访用人单位近1000家、调查毕业生人数5000人次以上。深入企业生产车间和班组,从第一线获取毕业生使用的具体意见和信息,并作为专业改造、人才培养方案改进、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的根本依据,学院建立了与就业状况挂钩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预警机制。同时,在毕业生就业管理中实行签约率“周通报”、资料审核“专人负责制”,开展“新生职业规划调查”、“毕业生求职意向调查”、“未就业毕业生调查”、“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动态掌握毕业生去向,及时解决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该院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在服务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中赢得社会广泛支持。多年来,承担大量的企业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和企业职工比武与技能竞赛,企业在学校设立奖学金累计超过2800万元;主动承办省、市、行业的各类技能大赛,打通在校学生获取技能资格的通道、搭建学生参与行业技能比拼的平台,学生未出校门就获得“技术状元”荣誉,涌现出一大批像陕西省最美青工黄亚光一样的技术能手和标兵。             该院将进一步以深度的校企合作优化就业市场,以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学生就业竞争基础,以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工作效益,以多层次的就业平台提升整体实力,努力实现企业、学生、家长三满意。 (责任编辑:陈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