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50米古城墙藏身待拆迁区 推测最晚建于明清

22.09.2014  20:01

  汉中市的一片待拆迁区,里面竟然“藏着”一段50米长的古城墙,据初步推断,这段城墙最晚建于明清时期。近日,汉中市汉台区劳动西路这段古城墙,让汉中文物部门又忙又高兴,因为这段古城墙对汉中来说,考古意义非凡。

  墙砖上有不同的铭文

  9月10日,汉中市文物稽查支队接到群众反映称,汉台区劳动西路原粮油机械厂区域进行拆迁时,发现一段古城墙。次日,稽查支队一行5人赶到现场,对这段城墙进行了勘查。昨日下午,汉中还下着小雨,汉中市文物稽查支队支队长左汤泉再次到城墙前勘查。他介绍,经过初步勘查,这段东西向的城墙,残长大约有50米,高约8米,底部宽约5米,顶部宽约1米,外部全用青砖包砌,内填以土坯。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段城墙南边的墙砖部分已垮塌,多块墙砖上有不同的铭文。

  据附近一位群众介绍,这段城墙所处的位置在一片厂房和住宅区内,一直被包在建筑里面,最近这里在拆迁,拆迁了一部分后才看到城墙。

  清朝时曾有大的修葺

  据汉中市文物旅游局的资料显示,这段城墙最后一次大的修葺是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由时任陕西巡抚董教增上奏朝廷拨银,汉中知府严如熤负责实施。这次修葺,全部用砖包城身,并修建了炮台和护城河等设施。

  “这次发现的城墙,研究意义非凡。”左汤泉介绍,这段古城墙,是汉中古城现存的非常重要的一处遗址,对确定汉中古城位置、范围及城墙砌法、规模等提供了依据。

  “当务之急,是避免它不被损坏乃至拆掉。”汉中市文物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他们并不知道这段老城墙,现在知道了,一是要保护好它,二是要尽快把它列进文物名单里。

  该负责人介绍,因为老城墙处在已经划定的拆迁区,因此,文物旅游局已经知会规划部门,并且也会要求开发商在拆迁时注意避让和保护。

  初步推测城墙最晚建于明清

  据了解,除了这段老城墙,汉中城区还有一段老城墙,另一段位于汉台区民主街西口,因为地理位置明显,发现得早,被破坏得比较厉害,2000年时曾修葺过一次。

  “那次修葺的规模比较大。”左汤泉介绍,因为民主街西口的城墙,被破坏得多,并且是土结构,因此当年修葺时,几乎全部用的新砖。这样一来,它的考古意义就打了折扣,如今,它更多的是一个象征意义。

  “新发现的城墙,有清砖、明砖以及汉砖,所以,初步推测这段城墙最晚为明清时期所建。”昨日下午,在古城墙前,左汤泉表示,这一段新发现的城墙,可以说是汉中目前仅存的“古城墙”。(记者曾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